其实刘三才说到这里,姜铁心已经有所领悟了。不过他还是跟刘三才说道:“先生仔细说与我听。”
“伯爷,虽然您有五千选锋军降兵,可是如果不能彻底收心,留在手里反而是一个祸患。如果只是用来开垦荒地,随便招揽一些无地的流民,都比这些降兵容易管理。
以学生所想,伯爷之所以会竖起招降旗收留这些降兵。一来是伯爷宅心仁厚,不忍心多造杀孽。二来就是因为选锋军毕竟是淮军精锐,如果能够收为己用,那是最好不过的一件事情。
可是现在淮恒侯据传言已经死了,这些选锋军就成了无主之人。只是他们毕竟不久之前还跟乞活军是敌人,所以并不会立刻就安心归于伯爷。因此伯爷需要一个理由,来施展一些手段,好让这些士卒彻底归心。
眼下虽然天下还未彻底大乱,但是已经有了大乱的征兆。像淮恒侯这种一代豪杰,尚且有死于征战遭遇。天下间又有谁能幸免,因此能否有机会活下去,才是所有人的头等大事。
伯爷虽然手握乞活军,乞活军的战力又是天下无双。可是乞活军毕竟只有三千人,用来在决战的时候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尚可。但是如果什么战斗都让乞活军上,未免有些小材大用。一旦打得次数太多,这兵可就废了。
此时如果能够扩充军队,特别是扩充选锋军这种训练有素的军队,那对伯爷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听完刘三才的话,姜铁心点点头:“三才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当初收容这些败军,除了多活一些性命以外,未尝没有扩充自己实力的打算。可是现在国君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支持,只是给了我这荒无人烟的云山。
就是全军都用上力气开垦荒山,怕是也只不过能够糊口罢了。想要继续扩充,恐怕这些好儿郎非得跟着我饿死不可。“
刘三才笑道:“虽然从短期看国君不给乞活军足够的军饷,是一件坏事。可是从长远来看,却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像乞活军的士卒,他们领不到国君给的军饷,衣食住行全靠伯爷筹措。所以他们就一直是伯爷的私军,不会听从其余人的调遣。
说句大不敬的话,其实学生觉得伯爷当初如果不是想要参与君子城内贵人之间的争斗,其实就不应该选择云山作为自己的驻军之所。这里毕竟还是离着君子城太近,却又不在君子城内。
乞活军不在君子城内驻扎,就无法为伯爷在朝堂的争斗提供助力。那么伯爷就没法在朝堂上借助军力来为自己说话,虽然这样能够让伯爷显得没有什么野心,但是总是让人有些觉得可惜。
既然伯爷已经放弃在朝堂上的争斗,就应该敬而远之。在远离君子城的州县找一处不引人瞩目的地方作为驻军之所,才是最好的办法。一来可以让别人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能够更快的发展。二来在君子城有变的时候,又可以出来力挽狂澜。总好过现在这样既不能掺和进君子城,又不能脱离君子城的影响,岂不是两头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