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何英武这么一说,姜铁心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飞扬跋扈了。他转念一想,不会君襄公也是这么想的,才会给自己也给太子少保的职位,好安抚自己?
这事不想也就罢了,一旦想想还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帝王的心思是很难猜测的,而且本身猜测帝王心思,就是一项可以诛九族的大罪。所以姜铁心想了想,还是决定明日一定要参加早朝。
这会已经快到中午,什么早朝也该结束了。何英武是姜铁心的熟人,姜铁心也不用花钱来拉拢他。把他打发走以后,这一日倒是也还算平静的度过。第二日姜铁心特意让池丽格乐早早的把自己叫起来,然后开始摸着黑往城里赶。
虽然君子国只是一个诸侯国,但是他的早朝还是很辛苦的。莫说朝九晚五这种上班族,就是另一个世界最辛苦需要早早起来趁着街上人不多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都未必有那些大臣起得早。
姜铁心又是住在云山,当然得起得更早才行。他来到君子城的城门口的时候,城门都还没开。不过现在也是到了该开城门的时候,住在城外早起去城内卖菜的贫民百姓,这会已经在城外聚集了很多了。
守门的城卫军早开会门或者晚开会门,都由不得这些贫民百姓来说闲话。否则被那些**给听见了,少不得得给他们一个教训。一顿毒打还是轻的,最怕的就是将他们的钱财或者货物抢走。这都是他们卖了好赖以糊口的东西,要是被抢走,一家人可能好几天都没有米粮可以下锅。
曾经姜铁心也是升斗小民当中的一员,他现在虽然已经脱离曲终,可是脱离的时间并不长,多少还是有些心系群众的。所以他一到城门口,就朝着城楼上头喊话:“你们守门的伯长是谁?告诉他,我姜铁心来也。”
人的名树的影,现在的姜铁心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守门的伯长一听他的名号,立刻到城头上听命。被他从底下骂了几句,立刻将城门打开。
姜铁心看他还算识相,也就没怎么处置他。不过还是训斥道:“你负责看守君子城大门,这是多门重要的职位。你却玩忽职守,可知罪?”
“末将知罪。”
“以后该开门时候,就抓紧开门。不该开门的时候,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开,你给我记住了。下次再玩忽职守,我可要跟国君禀报的。”
说完这些话,姜铁心就带着人扬长而去。被骂的伯长这才看到周围聚拢着很多百姓,就朝他们骂道:“还站着干嘛,排队等着进城门。都给我把税钱准备好了,谁也别想从我打马虎眼。”
人心总是欲壑难填,这些百姓还指望着能够少交点税钱。谁知道这个伯长一等姜铁心走了,就变得再次嚣张起来,谁也没办法,只好乖乖的去交税钱等着进城。
伯长旁边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跟他吹风:“伯长,这不对啊,平淮伯骂的不对。刚才还没到开门的时候,还差着一刻钟呢。他让咱们以后按时开门,可是刚才却早进门了一刻钟啊。”
“你小子找死,莫要牵连上我。伯爷说是准点开门,刚才就是准点。这都已经天亮了,是不是准点,伯爷不比你小子清楚。你这小子就是混账,敢跟伯爷计较。罚你小子在这守门,今天不准歇息。”
伯长说完就自己回城楼上歇息去了,这挨骂的小子觉得自己挺冤枉,这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去。不过没办法,谁让人家官大呢,也就只能受着。
姜铁心哪会去想自己走后,竟然还有一个人倒了霉。他只是早早地来到王城外头,然后等着进去上朝。他来得不算晚,可是也算不得早。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朝臣在这等着宫门大开了。
这些朝臣多半是认得姜铁心的,就纷纷跟他打招呼。姜铁心可不认得他们。但是他也不能故作高冷,要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得罪很多人。就站在原地朝着周围的人拱手,然后等着宫门开了,他就第一个进去了。谁让他现在风头正盛,也就没人跟他抢。
等着进了宫以后,自然有很多规矩要守。而且这是上朝,不是直接去御书房在小范围内参与接见。所以规矩更多,姜铁心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把这一套繁文缛节弄下来,真是烦不胜烦。不过到底这些事情也没有耗费他太多的精力,只是做做样子也就糊弄过去。以他如今的地位,宫内的小黄门也不敢太过难为他。
好不容易把这些事情做完,姜铁心站在大殿内等着君襄公开始上朝。很多朝臣都不时地朝他看过去,暗地里思索这家伙为什么突然上朝。
不止是朝臣会这么想,就是君襄公看到他,都忍不住吃了一惊。好在他身为国君,多少也有几分气度。没有立刻询问,而是将基本的礼节走完以后,才跟姜铁心问道:“平淮伯,你一向都是不上朝的。今日怎么突然来上朝,可是前方又有战事发生?”
“国君,前方应该没有战事发生吧,这方面的事情大将军应该比较清楚。现在我就是在云山屯田,对前方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
之前是我愚钝,不知道像我这种有爵位在身的人也是得参见朝会的。都是末将的错,请国君责罚。”
君襄公听完姜铁心的话,大度的摆摆手:“无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是我君子国的栋梁之臣,就是有些许小错,也无伤大雅。
你住在城外,参加朝会多少有些不便。寡人准许你五日参见一次朝会。”
“谢国君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