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大多先生都是教,孔子说过,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选择他的优点去学,而他的缺点就不要学,再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那就改正。”
“但是,苏老有没有想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才叫做优点,什么样的又才能叫做缺点?对于孩子来说,他是及其难判断的,一个大人,善恶都难分,你说他是坏人,但是他觉得他做的就是对的,那他是善还是恶?所以,更别提一个孩子了,因为他的三观还未建立起来。”
“三观是什么?”苏绍元听得认真,突然问道。
“呃…”正说得起劲的张翔大大的尴尬了一下,连忙道:“哦,就是做人的道理,看待事物的眼光,还有对人生未来选择的目标,就是说一个孩子尚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他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但是,如果你用故事的方式说给他听,他就能很容易明白,很容易接受,道理,大多都是需要通过体会之后才能明白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你跟他说,从前有三个人一起上京赶考,去到一个村子,遇到了一个倒在路边的老奶奶,其中一个过去扶起了老奶奶,还把老奶奶送回了家,而另外两个都不愿意扶,还让同伴也不准扶。后来,三人赶考回来,因为干粮吃完,饿得走不动路,倒在了路边,又遇到了那个老奶奶,但是那个老奶奶只救助了那个扶过他的人,而那两个,最后饿死了,这样说的话,道理就出来了。”
“三人当中,只有那个选择帮助别人的你可以去学,但那两个不愿意帮助人的,你就不能学,用这样的故事传递出这样的道理,孩子心中也就明白了,那他以后只要再遇到同样的事,他就知道该怎么做,帮助别人是对的,而不帮助别人那就是错的。”
听张翔说完之后,苏绍元也陷入了片刻的沉默,身为一个大儒,一生钻研儒学,在遇见张翔前,根本从没想过道理的传递方式如此的简单直接。
他有些唏嘘道:“听明恒这一番话,老夫真是惭愧,只是向来一直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的,所以别的就没想过。”
张翔笑道:“苏老,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不严,师之惰,从前一直这样,那是因为很多先生跟苏老一样,没去想过,只是觉得向来都是这样,所以所有人也就都这样了。但是教育方式,是可以变通的,其目的都是教导好孩子,只要了解了孩子喜欢什么,那就能够用他喜欢的方式去教他。”
苏绍元赞赏道:“不错,是老夫固本自封了,开了这么多年书院,是第一次见过明恒用这种方法来教导孩子。”
张翔连忙谦虚的拱手:“苏老也别这样说,跟苏老这样开设书院,让平州孩子能够上得起学堂的大家比起来,明恒这只能算小聪明罢了,不值一提。”
苏绍元寻思道:“既如此,那明恒可否有什么好办法传授?毕竟书院里也再没像明恒这样的先生,如果可以的话,老夫想让书院里的先生都改变原来的教导方法。”
张翔点点头:“苏老,其实这些日子,芊若经常去驸马府,她也跟我说了书院里的一些情况。”
“哦?”苏绍元讶异了一下。
张翔道:“今日来,也是因为这件事要与苏老商量,不知苏老对于芊若所写的那些故事感觉如何?”
“那都是你所说的故事,自然不错,老夫也认为那其中有可学之处。”
“明恒倒是有一个建议,苏老不妨让书院的每一个学生手里都有这样的一本话本。”
“啊?”
“苏老,我的意思是让这样的话本成为以后每个学生辅助学习的必要书籍,不单单如此,书院的先生,每人手里也都要有这样一本话本,这样的话,那些先生就能跟我一样,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上课,然后再把故事的道理运用到学生所学的儒学书籍中,这样的话,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事半功倍,不知苏老觉得是否可行?”
“这……”苏绍元自然对张翔的建议有些许的惊讶。
张翔继续道:“苏老放心,这书籍,全程交由我来印刷,内容苏老来把控,如果觉得不合适的地方,苏老可以更改,只是要改变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得需苏老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家才行,毕竟这样才能让世人信服这种方式是对的,百姓也才愿意让孩子学,否则,若是由明恒来做,是得不到认可的,相信苏老明白明恒所说的原因。”
苏绍元微微沉思着,脸上的笑容逐渐明朗:“好,那老夫就陪你改一下这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