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的发现,一下子稳住了军心。
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守住夹山、反攻金人的希望。
金人与辽人都是骑兵,最善于在野外冲杀。
辽人在夹山垒起了寨墙,立起了拒马,挖起了壕沟,让金人攻得很是难受。
其实,辽人守得也同样难受。
金、辽都难受,而得心应手的反而是第三方:“大宋自愿军”。
宋人最善守,百年来,不管对辽还是对西夏,宋人打的基本都是防御战。
对于如何防守,宋人最有经验。
有了大宋自愿军的帮助,金人进攻处处受挫。
辽人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如果不是“大宋自愿军”,辽国早就没有了,契丹也早就灭亡了。
人家大老远地从大宋跑到这里做什么?这是在帮助辽国。
每当吃着烤羊、晚上温暖入睡之时,萧小小更是会想到宗舒。
宗舒,这真的就叫雪中送炭。
耶律大石最后也放下了一切架子,在耶律不才的搀扶之下,亲自向种师道下跪谢罪。
在宗泽的示意之下,种师道也选择了原谅。
在与辽军协同配合、共抗金人的过程中,种师道其实已经消除了芥蒂。
辽、金对峙,比拼的是耐心。
一个月前,萧小小感到,形势并非她想象的那么乐观。
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人。二是粮。
金人围困夹山,散落在各种的辽军溃兵想过来汇合也不可能。
几个月来,也只有五十多名契丹勇士突破金人营帐,绕过河套沙漠,才到达大青山,归入大部队。
尽管是一次次挫败了金人的进攻,但第一次血战都会损失不少契丹勇士和大宋自愿军。
金人损失人,可以从全国调集过来。
辽人的兵员损失,却无法补充。
尽管大青山也适合放牧,辽人也有的是马和羊,但毕竟没有其他粮食。
如果没有其他粮食,只吃肉,辽人的身体一定会生病。
过去,一到冬天,辽人就会到大宋边境去抢粮。
现在,辽人根本出不去,金人在外边虎视眈眈,一直盼着辽人出来。
其实,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从西夏人手中得到粮食。
西夏人占领了一个好地方,那就是河套平原。
黄河之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的拐弯,常年的冲积使得这里土肥水美,最适合产粮。
萧小小派耶律不才出使西夏,请西夏对大辽进行粮食支援。
西夏很是干脆,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萧小小明白西夏人的心思,他们的策略就是远交近攻。
西夏人暗地里与金人也达成了协议,一旦把辽人灭掉,西夏人可以得到原来辽国的一片土地。
流落在外的族人补充不进来,粮食也运不进来。
萧小小和他的辽国,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而且,这几天,金人的增援源源不断,金人的营帐绵延开去,几乎看不到头。
正在发愁时,萧铜匆匆走过来说道:“陛下,金人要撤退!要不要追出去?”
萧小小这才发现,远处的金人开始收帐起营,一部分人向东疾驰而去。
“莫非是金人使诈?诱我追击?”萧小小问道。
“陛下,微臣以为,他们不是在使诈。离开的那部分金人,还没有参与攻击,就走了。”
萧铜的分析让萧小小心中一喜,难不成,金人的后方出现了情况?
“陛下,宗少爷说过,他要去捅金人的屁股眼,”萧铜又观察了一下道:“一定是宗少爷,他把金人打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