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根据西城教研思想,对于新教材中的很多资料性内容在高考中体现的这一点。初夏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将教材中的习题和各种实验,逐字敲到电脑中,每个演示分组实验,截图进行仪器分析,后面配上原理、分析及相应例题,练习题。
等到张军国看到厚厚的几十页的各种实验总结以及课后习题选的时候,很是吃惊,看初夏的目光也就多了一些赞赏。
但是初夏此时也走了年轻人经常走的一条路,不能说有多大问题,但是确实造成了与身边人不够和睦的关系。
她觉得自己整理这些资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看得很紧,哪怕是王淑梅来要,也只给打印稿,电子稿从不轻易示人。除了还和师傅分享一些,其他人从来不给。渐渐地,王淑梅对她的意见也就越来越大。
再加上初夏从不惜力,早晚地给学生讲题辅导,午间晚自习经常会留一些后进生在班辅导。她的B班成绩越来越好,快要逼近周大海任教的A班了。这是绝对不可思议的成绩,目前还没有进行区级大考,因此领导还不是很清晰。但是周大海却有些急躁,如果让这个年轻人把自己的A班超过,不光是极为丢面的事情,恐怕近在眼前的高级职称也要飞走了。
周大海视初夏为眼中钉,他这个岁数不好再去听张军国的课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时会借着视导等由头来听初夏的课,但是很多资料却又没法系统。于是便撺掇着王淑梅按学校要求进行集体备课资料的统一,想要从初夏手中把资料掏出来。
但是初夏仍然要紧牙关就是不给,大家陷入了僵持中。王淑梅以教研组长的名义,要求大家按照学校要求统一使用资料,不允许单独进行印刷。初夏不吱声,想办法自己给学生打印,或者打印好一份,让学生自行到校外复印。同时对组内使用的试卷进行筛选,挑出她认为合适的题目再给学生去做。
这对于一个刚上高三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有些冒险,如果自己的授课思路能够带起学生的成绩,那么很多问题自然不是问题。但凡最后出现了偏差,数据不理想,她必然要背锅,且不会有人为她说话,而且说不准还会有人落井下石。
但是初夏没想那么多,她只想要一个过硬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她起早贪黑,不停的琢磨,不停的整理,不停的给学生辅导。闷着头一门心思的鼓捣成绩,学习各种专业教学内容,积累资料。
很多年后,当她回忆第一个高三的时候,还在为自己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势头感叹,却也再也找不回那种状态了。
初夏和关敏终于走向了两个方向,一个准备对家庭进行投资,一个开始在事业上发力。一个已经在教研方面有所成绩,一个才刚刚在成绩上有所显现。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方向,没有谁比谁强,却都在追寻内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