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结束,寒假开始,高三党却依然起早贪黑。
出成绩的第二天,老班开始训话。从成绩到纪律、卫生,再到学习时间、习惯、规范,最后到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无一处无毛病,无一处令人满意。
李月在靠墙最后最后一位,她趴在桌子上似听非听。假期补课要一直到小年,年后初六即开始。中间算算有12天的假期,对她来说刚刚好。
既不用呆在家里忍受男人的责打,看着女人的冷脸。又足够时间跑一趟奶奶家,好好歇几天。奶奶家在河北偏远山区的一个小村子,出屋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田里一年种两季粮食,冬小麦和夏玉米。过年回去的话,还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麦苗遍布田间。孩子们穿梭其间嬉戏玩闹,冬天小麦苗正在分孽、长根时期,这个时候还要适当的踩或压一下,避免叶子长得太快浪费营养。
那个时候,跑累了就回家四仰八叉的躺在炕上,嚷着:“奶奶,饿死了。”
掺了棒子面的金黄色面条出锅,放上几根煮好的青菜,再淋上自家炸得酱,她每次就能吃下像脸那么大一碗。
奶奶会笑着说:“慢慢吃,有的是,姑娘家家的吃太多,小心将来嫁不出去,知不道?”
每次她都会笑眯眯地说:“不知道,嫁不出去就一直吃奶奶做的面条。”
奶奶用手背蹭掉粘在她嘴角的酱,“哼,大了就不这么说了。”
老家的方言总是管知道吗?叫做知不道,每次奶奶问,她都会调皮地说不知道。冬天在小麦地上奔跑,春天迎着风放风筝,夏天的夜晚去捉知了,秋天在玉米山上打滚。
那个时候的她总是被晒的黑黑的,养的壮壮的,跑得飞快,却心情飞扬。初三毕业,跟爸妈回了城。住在狭小的单元间里,再大的三室也比不过老家的院子一个角。
每天两点一线,学校、家。马路上车水马龙,没有了可以奔跑的天地,心也随之缩小。面对陌生的环境,除了适应就是不停的适应。面对标准的普通话,她要一点点纠正自己的口音。面对男生对她黝黑皮肤的嘲笑,她会在晚上使劲用美白洗面奶狠狠地洗。可是面对老师的严厉,她即使拼了命也仍然一知半解。上课听着老师标准伦敦音的口语,有的同学与老师对答如流,她愈加自卑自己只会卷面上的英文。
其实李月初中的成绩尚可,不是尖子但也不太差。只是初上高中的不适,巨大环境的转变带来心理的落差吞没了她。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被排斥,没有朋友,没有鼓励与安慰。再次面对父母的责骂,她终于爆发了,可是接下来是更加疯狂的责打,渐渐地变得麻木,抽烟喝酒交朋友,成绩一落千丈。
只有入选学校足球队,奔跑在操场上,风吹起发丝飞扬。喜悦的心情才又羞涩地露个脸,体育组大张说:“丫头,高三毕业直接考体大吧,你体能这块没问题,不过文化课需要稍微努把力哦。”
李月傻呵呵地笑,绿色人造草间,一个露出洁白牙齿肤色黝黑的女孩子开心地笑。她真的开始尝试努力学习,直起腰听课,一道题一道题开始啃,不懂就问。一年多,成绩终于有了些起色。就在她抱着希望上了高三之后,父亲专断地到学校把足球队给她辞掉之后,李月疯了一般在家闹了好久,每次都是换来狠狠地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