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经定了调子,就该由内阁、军方去具体实施。
这样的细务当然不用李晔出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朕准备巡视洛阳,为将来迁都做准备。”
迁都洛阳是大唐皇帝们想做,但又不能做的事。
之所以想做,跟关中的环境有直接的联系。
且不说别的,光是一个燃料问题就够人头痛。
为了保护仅有的一点森林,李晔又是制定《森林保护法》,又是强制使用蜂窝煤炉。
但想要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恐怕得上百年的时间。
而第二个问题,是关中的粮食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口。
前几任皇帝之所以跑到洛阳,就是为了缓解粮食紧张。
为此,他们还得了个“就粮天子”的诨号。
换句话说,就是“讨饭皇帝”的意思。
第三个问题就有些恶心。
长安作为古都,人口一直不少。
千百年来,死的人都埋在附近山上,结果把水源地给污染了。
现在长安城的地下水大多都不能使用,就连皇帝喝水都得从城外运。
可即便如此,皇帝们也不敢轻言迁都,原因就是宗室们一再反对。
长安毕竟是祖宗陵寝所在之地,你为了一口吃的就逃到外地,这还像话吗?
可李晔并没有这样的包袱,第一是他对以前的皇帝没有感情,对帝国双哈那更是深恶痛绝,恨不得把坟都给刨了。
第二是宗室已经衰弱到了极点,就是李晔放权出来,那些王爷也不敢伸手。
像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吉王李保,天天就和方士混在一块,据说已经开烧丹药了。
李晔还让人去询问过,结果那家伙差点被吓死,要不是人拦着都喝砒霜了。
“圣上,洛阳残破,现在迁都恐怕为时过早吧!”杜让能当然知道李晔的意思,因为他们商讨过不止一次。
按照原来的打算,应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落到实处,才启动迁都工程的。
现在大大提前,是把时间表彻底的打乱。
可李晔才否定过内阁的意见,杜让能也不能提出反对,否则就会有给人以睚眦必报的印象。
李晔道:“先期视察罢了,也算给下面的人吹个风,如果谁有反对意见,那就尽快的提出来。不要事到临头,才跑到朕的面前唧唧歪歪。”
杜让能暗暗松了一口气,但他还是劝道:“洛阳城墙还算完好,城内却是一片废墟。虽然经过全义公恢复,可城中人口却还不到十万,实在是没有视察的必要。如果圣上执意出行,臣请先通知工部,营建好宫殿再说。”
李晔道:“不用大动干戈,朕只是想深入调查一下,看看先期的谋划在不在点子上?”
作为一个营销人员,跑市场、搞调查那不是家常便饭吗?
连这都做不好,那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呢!
而且,李晔还有一个打算,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招揽四方的百姓。
毕竟洛阳处于天下之中,在中原百姓的心里那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重要,甚至远超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