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娘坐好了,轻声:“娘的心里,哪一个孩子都恨不得护得密不透风的,咱们要去望京府,她能不挂在心上,再者,你都没跟我说,先跟娘说了,娘保不齐都想着,我要是拎不清过的是耿家日子的话,教训我一顿呢。”
“那不能,不能。”耿如春嘴上这么说,心里也知道苏巧娘说的没错。
夫妻俩来的也快,陈瑜看到两口子这表情,就知道商量好了。
“望京府那边有一处宅子,娘送给你们了,回头家里有人过去住在你们家里。”陈瑜把望京府宅子的房契拿出来递给了苏巧娘。
苏巧娘赶紧推辞:“娘,我们有钱,我们到那边自己置办个院子。”
陈瑜脸色一沉:“怎么着?我贴补贴补你,你还不愿意?”
“娘。”苏巧娘难住了。
陈瑜把房契放在苏巧娘的手里:“当初要给你们建宅子,你们不愿意,我可记在心里了,如今望京府是个好地方,你们两口子到那边只要肯干,必会发迹,我这个当娘的看着高兴,再说了,你们上进我愿意帮,真要是不成人的性子,我看都不多看一眼。”
苏巧娘捧着房契坐下了,低着头:“知道您疼我们,我们也没为家里做过啥,拿了一处宅子,怕你受了牵累。”
陈瑜笑了:“瞅瞅你那针尖似的心眼儿!咱们家的媳妇们什么品行,你看不出来?就那么一个不开眼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这话说的苏巧娘哭笑不得,说得好像多厉害似的,要不是崔良秀娘家人太恶毒了,崔良秀到现在都能活蹦乱跳的,不过有一点苏巧娘心里明镜儿似的,就算崔良秀活着,也不敢到苏家门口兴风作浪就是了。
“你们省了置办宅院的银子,就多置办点儿良田,日子都是慢慢过的,别说你们没为家里做啥,打从你们回来,咱们苏家的田地都是你们两口子侍弄的,娘心里有数。”陈瑜看着耿如春:“置办好了田,粮种家里给出,你该知道好种子才能多打粮,再者我先前交给你的事情,你得下心琢磨琢磨。”
“是,如春记在心里了。”耿如春在陈瑜面前,除了感激都找不到别的情绪了,虽说是娶了巧娘,可这世上如此拉扯外嫁女日子的娘家可真不多。
陈瑜把各种菜种子都给巧娘一份,叮嘱她到望京府过日子要处处都留意,毕竟人生地不熟嘛,当然了,有事到苏家的买卖铺子里说一声,必是有人护着的。
因为春耕在即,耿如春动作也快,到青牛县请辞后,一大家子带着粮种,往望京府去了。
苏城刚好安排车队往各地去送种子,自己亲自带着车队护送他们一家到望京府。
苏家这边,到了采茶的时候。
陈瑜带着汪婆子往茶园这边来。
严母、柳母和柳翠兰就住在茶山这边,来的路上陈瑜免不得想严青,还有被智海老和尚带走的小严旭。
当然,智海老和尚说柳翠兰的良缘已至,这事儿没听郑月娥提过,陈瑜心里是希望柳翠兰能有个良人相伴的,人生太长,若让柳翠兰守到白头,任凭谁都于心不忍,不过古代女子也真有不少守寡到白头的,钦佩之余,还是惹人心疼。
茶园这边已经成规模了,炒茶的石锅和铁锅摆成了两排,晒茶的篾筐一排排的在架子上,很壮观。
苏家庄没闲人,茶园这边忙碌的很。
严母是真倾囊相授,去年的秋茶陈瑜喝到现在,确实味道很好,虽说比不得春茶,可入口绵远清甜,这份制茶的功夫就很值得赞赏了。
柳母勤快,带着人收拾茶园,处处都精心,茶园那叫一个干净。
柳翠兰跟着严母学了一手好好的炒茶功夫,带着苏家庄的媳妇儿姑娘们,远远地就能听到欢声笑语。
陈瑜到了门口,有眼尖的大声打招呼,二奶奶的称呼此起彼伏的,陈瑜笑眯眯的点头跟大家寒暄几句。
严母听到了动静赶紧迎接过来。
“老姐姐受累了。”陈瑜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