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黑潮不黑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点绛唇·其一》
东沙群岛古称“落漈”(ji,四声)是一片由珊瑚礁堆积而成的群岛,东沙群岛由东沙环礁(东沙岛和东沙礁)、南卫滩环礁(暗礁)及北卫滩环礁(暗礁)构成。其中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所以潮汕地区的渔民又将其称为月牙岛。
作为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的群岛,很早以前就有先民来这里开发,在晋以前,东莞一带的渔民就来到东沙群岛附近海域捕鱼和采集珊瑚等海产,晋代裴渊在其《广州记》中记载:“珊瑚洲在(今广东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
在第三纪、第四纪冰川期,海平面下降,冷泉碳酸岩逐渐形成,这为以后浅海珊瑚礁的生长提供了最佳的发育环境,之后南海海床张列下沉,海平面逐渐上升,冷泉碳酸岩没入水中,最终形成了构造完整的环礁,也由此孕育了东沙群岛附近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东沙岛附近原本水位较浅,无法容纳大型船只经过,但是经过吹填之后,目前东沙岛上常住人口有六百人左右,港口可停靠万吨以下的船只,岛上设施齐全,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东沙岛成了中国南部渔船东出太平洋必经的补给站。
在这里停靠一夜,将燃油和淡水重新加满,第二天天微微亮,他们就再次起航。
“平安,这次总可以下网了吧?这两天无聊的我都想打人了”,航行一个多小时后曹德军咬着根烟说道。
“再离远一点吧,这里还是离东沙太近了”,秦慕仙看了看平板上的三维地图,他们才离开东沙三十多海里而已。
“行,你是船长都听你的”,曹德军无奈地弹掉烟屁股。
“军爷,别再往海里扔烟把儿了,下次我再看到,那你奖金就没有了。”
”可别,可别”,曹德军急忙举起双手做投降状。
“爹,平安哥,吃饭了”,曹家铭跑出来喊道。
不大的餐厅里,除了留值的船员,其他人都在,秦慕仙的感觉可不要太敏锐,他能觉察到有些人不时地拿余光看他,清了清嗓子,秦慕仙喊道:“想必各位叔爷闲的身上都要长毛了,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没有渔获没有分成的问题,大家放心,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咱们就进入了捕捞作业的环节,该下网的下网,该下笼的下笼,遇到什么咱们捞什么,当然我会兑现诺言,带着大家去捕捞珍稀海货。”
秦慕仙说完,几个跟他有过来往的附和着说了几声,其他人也稀稀落落地应了几句。
不再去管众人的态度,秦慕仙就着粥吃了两块饼就去了驾驶室。
“天爷,再往前一段距离有可以下网的地方吗?”
“怎么,知道急了?”江德天笑着问。
“不是我急,是大家闲的心理不安,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动起来吧。”
“行,我看看”,江德天调出海图,然后又调出花了万把块钱购买的渔业资源分布图,对比了一下道:“再往前四十多海里,那里的水位不深,螃蟹资源还可以,等到了附近就下蟹笼吧,下完蟹笼还可以在附近拖一网。”
“行,天爷你喊人吧”,秦慕仙也拿着自己的平板在研究。
通过船上的广播系统,江德天吆喝一遍,不多时就有人出现在了甲板上,去检查蟹笼的情况以及准备饵料。
“好了好了,准备开工了哈”,曹德军拍着手大喊,“都踏马给我注意了,别他娘的给我出现什么意外状况,我不希望看到你们缺胳膊少指头的在这哭爹喊娘!”
一挂鞭炮之后,海风号迎来这这次出航的第一次作业。
蟹笼都是特制的,虽然不像捕捞帝王蟹的蟹笼那样大,但重量也是不轻,每只蟹笼也有上百斤重了。
挂饵料、绑浮标、捋顺绳索、将蟹笼放在投笼机上,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四个人的通力合作,还不算上起降机的操作手以及饵料装袋的人员。
“王北,你他酿的动作快点,码的,就让你挂个饵,磨磨蹭蹭的!”曹德柱扶着蟹笼的门说道。
“别催我!”钻进蟹笼的王北也吼道。
新队伍总是要磨合的,就在骂骂咧咧中,两百个蟹笼全都放进了海里,这可花费了将近六个小时。
“行了,别哔哔了!换班,你们去吃饭”,曹德军指挥着,“蟹笼投放七个小时,明天还是你们来收!”
“沃考!累死老子了”,王北扶着腰道,每个人都累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