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笑道:“想不到,子轩表哥对医学与五行也是了解的很多呀?呵呵……”
马文才也笑道:“呵呵,林公子真的是学富五车,仪表堂堂,不是一般公子哥儿可比的呀!”
林子轩笑道:“哈哈哈,看你们把我说的,有那么好吗?呵呵,都只是我平时就喜欢涉猎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我从小喜欢道教,想要修仙来着……”
林子轩又说:“特别道教医药源远流长,古之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世间很早就流传着十道九医、医道通仙道、医乃道之绪余的说法,自医又复医人,医医不已,达道堪传妙道,道道相通,他形象的浓缩了道教医学的博大深远。”
马文才笑道:“林公子好志向,纵观历史道教名医层出不穷,享有盛誉,其医学模式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于一炉的综合性多元化的医学模式,道教珍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主张乐生贵生,以生道合一为基本教义,追求长生久视之道,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
英台说:“道教医家经过长期的济世行医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历史上有不少医学名家皆出自道教,例如:华佗、葛洪、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等人。”
林子轩笑道:“对呀,华佗是在传统医学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素养的名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他的“五禽戏”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健身体操;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伤寒、温病、狂犬病、结核病、天花等的发生和对其病因的认识的深刻,体现了当时一流的医学水平,他的《抱朴子.内篇》中记载了许多丹药治病偏方,他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天花和肺结核的记录;鲍姑,是葛洪的发妻,在临床灸治方面有突出成就。夫妻二人,同操医术,救死扶伤,是历史上着名的志同道合的伴侣。鲍姑传授过几名徒弟,在针灸法疗顽症方面有独到之处,是有史以来第一名载于史书的女针灸医生。后世为颂扬鲍姑,在广州越秀山麓的三元宫里,设鲍姑殿,塑其金身,用以纪念这位女医生。陶弘景的《肘后一百方》也同样丰富了丹药疗方。”
银心笑道:“外丹烧炼,客观上推动了火药的发明和应用。而丹药的制作,无疑是开了化学药物治病的先河;隋朝的太医伺御杨上善是笃志于道的人,他所作的《黄帝内经太素》至尽被中国医学解列为十大经典名着之一;王冰所作的《注黄帝内经素问》被中医界列为医学古籍整理的典范而享有盛誉;至于隋唐名医孙思邈,更被人们称为“药王”。”
英台疑问说:“那为什么道士都或多或少会武术呢?”
林子轩笑道:“以武入道,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道教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武术的进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代道士张三丰创立的武当内家拳,将道教内丹功法和武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与少林别具一格的武术流派,其特点是以气发力,以柔可刚,刚柔并济,以静治动,避实击虚。易筋经是大家熟悉的武林绝学,是道教天台宗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而作。太极拳更是从道门走向世界各地,有资料显示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约6亿人练习,有人预言太极拳将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趋势”,是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的武术,太极拳还被视为“未来体育的一术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