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深似海的一日,特色小吃街开业。
宣传广告早贴出去了,整条街的吃食铺子同时开张,轰动了京城。
云锦特意选了官员休沐的日子。京城居民,官员们携家眷,男女老幼涌向莫愁路。
尤其那些官员,站在牌楼下,看到明镜老头的题匾,纷纷赞叹。
“不过是小吃铺子,东家这是多大的颜面,竟请得动明老翰林!”
“哈哈!就冲这块题匾,老夫就得品尝一番!”
“快,快里头瞧瞧去!”
每家铺子门前一串红鞭炮,杨震一声令下,数十小厮同时点燃,一阵噼哩啪啦鞭炮炸响。
小吃铺子开门迎客。
东起第一家,是南宫瑶的过桥米线。
南宫昌和夫人李氏及众儿女都到了,南宫瑶穿着端庄,小脸明艳地站在门前。
就见云锦和明镜陪着太后过来了。
官员们可是识得太后的,震惊之后,纷纷跪地请安,“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太后摆手叫众人平身,说不必拘礼。
南宫昌和李氏紧忙迎接太后,“太后娘娘光临小女铺子,真乃我南宫家三生有幸!太后娘娘,快快有请!”
百姓们一个个瞪大双眼!
太后,太后娘娘都来品尝小吃了?
这是太后娘娘走出皇宫与民同乐来了啊!
哎哟喂!他们今日可算是来着了!
南宫瑶和云锦悄悄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南宫瑶紧忙跑去招待贵客了。
南宫昌夫妇将太后请进雅间,片刻功夫,外头大厅数十张餐桌客满了。
一大碗鲜香美味的米线,搭配几盘青菜,太后吃的停不下来。
说起来,南宫昌夫妇在右相府已然试吃过米线了,此刻紧张的瞧着太后的反应,生怕太后吃的不顺口不开心。
谁知太后吃了第一口,感觉这东西入口滑嫩爽口,味道独特,十分美味。边吃,赞赏道,“嗯,好吃。这东西叫什么来着?”
“回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所食之物叫过桥米线。”南宫昌赶紧应答。见太后娘娘吃的满意,一心颗总算放回了肚子里。
“太后娘娘喜欢,多吃点。臣妇叫他们再上一碗来。”李氏笑着道。
太后忙摆手,“这米线很对哀家胃口,哀家吃好了。瑶丫头呢?”
“太后娘娘!”南宫瑶就候在屋外听动静呢。见太后娘娘问到她,紧忙进来。
“嗯,”太后看着南宫瑶,满意的点头,这丫头跟自家儿媳是好姐妹,是个精明的,“听闻瑶丫头前阵子捐银子施粥救济灾民,如今开铺子创业便民,是个好孩子。赏!”
杨嬷嬷见太后吩咐,从袖袋摸出一张银票,递给南宫瑶。
南宫瑶接了,是一千两银票。
重要的不是赏银多少,重要的是得太后娘娘赏赐,荣光啊!
南宫昌、李氏和南宫瑶纷纷叩头谢恩。
太后娘娘来小吃街,用餐的第一家,就是自家铺子,还得了太后娘娘赞赏。
这对他们南宫家,太荣幸了!
“谢太后娘娘!”
“英娘,如何?”被南宫一家众星捧月恭送出铺子,太后问杨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