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二弟,三弟,那以后多靠你们了。”刘备闻言激动无比,他一把抓住了关羽的衣服激动的说道。
“那诸葛先生,以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手合适?”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
“后天,袁谭,陶谦封王的时候。”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开口道。
“后天?”刘备喃喃道。
“没错!后天待到陶谦封完王之后,那时候袁谭的警惕性必然会松懈。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刺杀他便会更加容易了。”诸葛亮说道,关于时机的把握,他可是很有自信的。
“好!那就好,既然如此那行动就定在后天。”刘备对于诸葛亮的计策深表赞同。于是当即拍板定了下来。
……
彭城的隐蔽角落内,刘备一行人正在紧张旗鼓的商量着一场针对袁谭的阴谋。
而袁谭却丝毫不知,正如同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此刻袁谭的目光全部都被陶谦的封王称臣给吸引了。
时光就在静静的等待之中缓慢的过去了。而时机也终于来到了袁谭要册封陶谦为鲁王的日子。
这一日清晨一早,整个彭城都沉浸在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徐州重臣眼上都洋溢着笑容仿佛过节一般。
尤其是陶谦麾下的大臣们,他们一早就穿上了新衣服,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来到了袁绍府邸前。
“大王,事情已经全部被准备完毕,现在只等着大王登台了。”一清早,陈登就来到陶谦府邸面前禀报道。
“父亲,吉时已到!父亲快过去吧!”陶应也来到陶谦面前汇报道。
而在彭城不远处的郊外,一座百丈高台平地而起,原本是陶谦为了其他的庆典而准备的却没有料到今日竟然在这里排上了用场。
高台周围人声鼎沸,几乎整个彭城的百姓都过来围观了。由此可见,虽然陶谦的武功治理的一团糟,但他的文治还是不错的。徐州的百姓们对于陶谦都很爱戴。
这一场典礼不光是陶谦被封为了鲁王,更代表着陶谦要与刘表决裂,事关重大,所以为了典礼防卫,陶谦连夜召集了数千士兵围在四周,生怕发生骚乱。而袁谭也是,此刻他的四周布满了玄甲营的士兵们,一个个士兵组成了坚固的防线将袁谭紧紧的围绕在了中央。
“太子殿下,大典可以开始了。”一旁的太监看了看时辰说道。
“开始吧那就!”袁谭平淡的开口说了一句。
“诺!”闻言,那名太监走到高台前方大喊道:“请陶谦登台。”
“臣,陶谦拜见陛下。”等太监喊完后,陶谦立刻登台拜见袁谭。
“陶谦大人平身!”袁谭轻轻的走到,陶谦身前轻轻拉起陶谦说道。
“多谢太子殿下隆恩。”陶谦拜谢道。
“公公宣旨吧!”袁谭对着后面太监说了一声。
“诺!”太监闻言急忙走到身后,郑重的拿起圣旨。来到众人面前轻轻打开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州陶谦,乃是天下名臣大晋重臣忠臣。先是跟随陛下组建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有匡扶社稷之功。后提领徐州牧,待天牧民之劳。茅土分颁,作藩屏于帝室;桐圭宠锡,宏带砺于王家。嘉玉叶之敷荣,恩崇涣号;衍天潢之分派,礼洽懿亲。盛典酬庸,新纶命爵,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念枢机之缜密,睹仪度之从容。故今日特封陶谦为大晋鲁王,望鲁王以后能够格尽职守为我大晋镇守边关,钦此。”
“鲁王殿下接旨吧!”那太监念完旨意后,将圣旨轻轻的递交给陶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