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刊号和书号没有批准不批准的概念,就像是年满16岁去办理身份证一样简单。
不考虑成本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报刊,当然是否能运营下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蔡老板如果只是出卖的自己的民生报社,那么真的是一文不值,而且还要可能承担这个公司之前所欠下的债务。
这也是许寒冷酷将蔡老板和胡言打发走,自己了解的原因。
要是自己用黄金的价格,购买了垃圾的东西,那可真就是要被黄灿灿笑掉大牙了。
这种开放的纸媒环境,让人们拥有了多元的发声平台、丰富的媒体环境。
无论是文化娱乐,还是政治经济层面,都提供了更多种类的观点,给香江人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正是这样的宽松状态,让杂志社总是在不断新生和死亡,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
路边随便一个杂志摊,都有上百种杂志报刊,同类内容的不同杂志经常撞车,单是电玩游戏类的杂志就能找出七八本。
当然,也是侧面说明了,这个报纸阅读在香江人心目之中买下了很深的习惯,要不然当初民生报的前身也是不会只留下这么一个报社了。,
随着香江娱乐业的衰退,其他职能都被砍掉了,毕竟谁也是不是英皇那种大佬,开办的报纸年年亏损,总是亏本。
可是依旧是没有放弃报纸这块业务,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对民众的影响力,作为一个用来服务的公司。
这就是大佬才会做的事情,而民生报如果不是胡言超强的意识和执行力,恐怕早就是倒闭,不存在了。
蔡老板虽说是老板,但是这种小报纸,其实主要也就是胡言一个人忙活。
也正是因为民生报之前那些老关希网存在,这才能够从医院里面知道许寒偶遇流氓事件,间接认识了许寒。
一切自有缘法,奇妙的事情,说不清,道不明。
在香江这个纸媒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里,存在着“大报小报化”,甚至“电视小报化”的现象。
香江销量最大的日报往往不是严肃的传统大报,而是内容声色犬马得像小报一样的报纸,标题也常常起得骇人听闻。
嗯,就是类似于UC那种容忍听闻的标题党,给人一种极为浮夸之感。
可是在满足“马照跑,舞照跳”市场需要的同时,香江人也随时可以读到严肃深刻的政经评论,听到针砭时弊的电台广播,看到高端文化的电视制作。
香江报刊涵盖整个意识形态,各种观点都能在受众里找到市场,从而构建了一个多元的言论空间。
在媒体上听到不同的声音,虽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但依然是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通过媒体已经把一部分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政府部门收到后可以积极改善,不会爆发更多的冲突。
在不抵触相关权利的前提下,传媒机构可以按照市场方式运作,报道全世界各地的消息和数据。
不同信仰和文化的观点,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对政府施政失误的批评、对行政长官和官员的指责,也不例外。
知道更多信息,有了发声的管道,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暴躁情绪。
话语模式的多元,也让媒体之间能够比较坦诚地进行交锋,经常会有不同的报刊通过投稿和专栏就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打笔仗,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观点的选择,有助于开化民智。
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文化艺术上,这样的环境作为一股很大的助力,对于开拓想象力、提高大众的公民意识都有帮助。
即使现在香江的报刊媒体不是最繁荣的时期,很多信息交流已经转移战场到网络上去了。
但在每个人都可以办杂志报纸和出书的香江,媒体的话语权始终保持着锋芒。
听完了关于刊物在香江的历史之后,许寒下定了决心要去这个民生报实地看一看。
同时这一次对于民生报收购,侯静出道,投资基金,这三件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事情,却有着看不见的丝线联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