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大冬天的,握了一会杜闲的胖手,蛮暖和的。
王匡适时的挣脱了杜闲的手,躬身一礼:“多谢杜兄的照顾。”
至于这里的照顾,王匡听闵泽和在长陵主管生意的王新多次提及过,他心里也属实感激。
“小郎的事,就是我杜闲的事,自家兄弟这么说话,真是见外。若真的那样,杜某每次见到小郎,莫不是要叫一声‘兴武侯’?”杜闲佯装生气道。
“兄长哪里的话,小侄儿可好?”王匡打了个哈哈,他对于官员间的交际已慢慢适应,问起了杜闲的孩子。
在每个父母的眼里,儿女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找不到话题的时候,可以夸夸他们的孩子。
一说起儿子,杜闲眉飞色舞:“犬子已满周岁,这段时间,还要多谢你送来的‘尿不湿’。”
杜闲有一女一子,女儿已经四岁,也被待在身边,但却有些胆小,平时很少见人,到是随她母亲解氏。
“杜兄有儿有女,当真是好福气。说起那‘尿不湿’,若是用完了,自让嫂夫人派人去庄子取,杜兄的‘谢’字可过了。”
……
两人有说有笑,今年岁旦的时候,因为事情众多,王匡没来及亲自拜访杜闲及长安的一些其他朋友,到是按照各家各户的不同,送了一些礼物,杜家送的是杜闲口中的“尿不湿”。
“尿不湿”是王匡作坊计划的一环,针对的当然是大汉的妇孺,设计图纸他当时无意的写写画画,却没想到被徐徐,还有庄子的一群少女改造出来了。
小聊了一会,王匡说起了此行的正事。
“我欲让新兵营的兵卒,下地帮农人种田,春耕已至,长陵肯定很缺人的,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毕竟是带兵外出,王匡不光要请示上级将军,还要和当地的行政长官。
对于老丈人孙建,王匡有信心说服,他现在是看看杜闲的态度。
这件事好在,王匡第五新兵营本就驻扎在上林宛,旁边就是大片的农田。
借此事,不仅可以为新兵五营做出名声,更在于可以全方位的锻炼新兵营兵卒的体魄,这也是除了抬木棍外,王匡所能想到的最好方法。
“此时可成。”杜闲略一斟酌,同意了下来。
杜闲没有问题,王匡松了一口气,虽然两人称兄道弟,但有的事还是需要讲开的,他继续道:“具体的地点,我们准备放在上林宛,这里距离我新兵营距离最近,而且不扰民。”
杜闲听得连连点头,有些地方,王家小郎思考的很全面,到时候他只需出面说明一下就好,省得到时御史弹劾。
下午,王匡在县寺吃了晚饭,就骑着马赶回了新兵营。
当夜,向孙建请示后。
北军第五新兵营,下乡劳作的消息便传开了。
“小郎啊,这便是你说的方法?我们毕竟是北军!”冯异揉了揉额头。
潜台词就是,北军是打仗的,不是种地的。
“兄长此言差矣,我们所食用的,所穿的,无不是农人辛勤劳作的结果。有一句话说的好,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