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之事越传越广的时候,王匡正躲在院子里,吃着孙婉做的鱼汤。
这两日他假装昏迷,推脱了不少的拜见。就连上谷郡的郡守和郡尉也联袂而至,王匡亦是未曾接见。此之做法,一是为了保持神秘感,二是担心露馅。
那郡守和郡尉到无多少怨言,他们心中高兴还不及,离开的时候,还特意留下了不少的礼物。上谷出现祥瑞,足以说明此处他们治理有方,甚至以此能得到朝中诸公的赏识。
“小郎,这祥瑞也没多么特别,除了有字外,和那石头没多少区别。”冯橙橙收拾了碗筷后,撇撇嘴道。
那祥瑞上来的时候,她还特地摸了摸,比之于金子,更是不如。
“咳咳,那祥瑞之所以祥瑞,当然不是给凡世之人看的。能识得此物者,皆是具有慧根的人,如你家小郎我。”王匡笑着指向屋内桌子上的骨文。
天书祥瑞事关重大,普通人轻易不敢经手,只好放在了王匡这里。
孙婉同样笑道:“别被夫君给绕进去了,就你这笨脑袋,想一辈子也不可能想明白,还不快把路上我们买的礼物收拾好,明日可就要返回长安了!”
见主母发话,冯橙橙像只兔子一样跑的远远,不一会儿,就与姑苏一道,翻箱倒柜的整理起了东西。
此番燕地之行,在王匡的纵容下,孙婉买的东西很多。
当第二日到达,他们离开紫湖,一路南下的时候,马车足足拉了近二十辆马车。
不单单是拉行李的马车多了,随行的护卫更是足足扩大到数百人。
里面除了王九那些本身的护卫外,剩余的全都是上谷郡郡守派遣来的,另有从长安出发,接应王匡的人在路上。
申屠拙却是留在了上谷,按照王匡的要求,申屠拙今后要担负更重要的职责。一方面与从渔阳迁徙而来的牛多,主持王家商肆和大汉商号的生意,另一方面,则是将王家庄子的情报网络,延伸到燕地的各个地方。
路上很顺利,走的是雁门,而后下太原。
至于东北方向的渔阳郡,当然不能反悔,此时已被战火袭扰。听说朝廷派往的清剿大军,在两日前开始了正面作战。李守城的起义军略占下风,但依然坚守着城池。
在源源不断的增兵抵达后,起义军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王匡心里很清楚,他更忧心的是李守城起义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恐怕各地的战火也会此起彼伏。
可是啊,他改变不了什么。说到底,他并不赞成自相残杀。打打杀杀的都是大汉自己人,还不如上战场杀匈奴来的爽快。
路过太原,到了上党后,终于是见到了此次前来迎接的人。让王匡有些意外,竟然是阿福亲自来了。
阿福来了,王匡把手里的祥瑞自然交给了对方,然后随着人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上党,向长安进发。
与离开时特意隐藏行踪不同,此番回程,气势极为浩大,仿佛是担心别人不知道似的。
王匡很清楚个中用意,这是父亲在为自己造势。
各地的叛乱,新政的不顺,外加那封看似天意使然的信件,终究把父亲那颗躁动的心放了出来。
从史学家的角度看,他自己还真的是加快了历史进程,至于未来会引发什么样的变化,已不是他能去预想的了,没有谁能说出答案。
前世记在脑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发展,也慢慢失去了作用。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