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
这便是货币。
前汉时期,货币通常为五铢钱,黄金等。
但在大汉末年,尤其是居摄二年之后,货币市场显得比较混乱,除了前汉之五铢钱外,还有龟币,贝币等。
大新建立后,王莽亦是发现此等乱象,继而想再来一次革新,这才有了书册上计划发行的泉货。
“匡请问太子,泉货发行后,谁是使用者?”
“当是大新百姓!”
“那泉货有几品?”
“六品。”
“既有六品,于百姓而言,是如此的麻烦。还请问太子,对于泉货之造假,可有仿制之法?我观之各种步骤极为简单不说,所用之制材亦是下等,百姓又如何放心安心使用?
可曾想到其推广之困难?”
王匡句句诛心,太子王临冷哼道:“既是我皇室昭告天下,何需百姓同意?只需用律法严加管理,再由各地实行之,我不信这泉货不能推广天下!
皇弟莫非连此事都不知晓吧?
再说那六品泉货,可不正是为了百姓交易之方便?何来繁琐之说?”
“太子之言甚善!”王莽亦是点头道,显然对于王匡的“大惊小怪”有些不满。
“这泉货之后,朕亦会下法令,除内府外,不得私自制造。此外,布货之法,已然推广天下,几日前平晏说使用者多之,亦可延续之。
任何人不去使用,将以律法严办!
金银民间亦是不许流通,需由内府管辖。”
所谓的布货,是一年前,及居摄三年初,叛乱结束后,颁布的一种货币,从小布到大布,布货共有十品。
多种货币,每个货币的品阶不同,制造材料亦是千奇百怪,无统一的标准。眼下一系列的问题已经开始爆发。如假币烦乱,商贾交易麻烦……
那货币之取代,何其困难!
就因为货币之事,王氏商肆的生意也因此大有损失,何况大新的普通百姓?
这才是真正的危急国本,奈何父亲及不少人都想凭借严苛的律法,以加限制,这哪是为民?显然是害民。
若真的急需实行布货,还有复杂的泉货,对于大新举国的经济危害,恐怕会持续几十年。
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会将举国之财,尤其是黄金,聚于内府而已。
只是皇帝久居深宫,经常得知下方大臣汇报的是好消息。外加上,这币制之事,乃是皇帝亲自下令的,又有谁敢触碰这个霉头?
前面的王田令和限奴令,王匡没办法去阻止,但货币之事,他必须向办法阻止,亦或是用更好的方式加以替代。
“史书之事,可还是验证了!
若真如父皇之法实行,那对于百姓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这简直是毁掉民生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