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武王见笑了,刘某对那辣椒亦是喜欢,多亏武王府上之人带回此物。其对于我之病症有所缓解,奈何吃一顿只能管一顿,唯有房中生上炭火,才有长久驱寒之用。
武王今次来到刘府,信中未曾言明,可是有所戒备……”让仆人奉上了茶水,示意王匡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刘秀挥手令仆从下去,然后笑着回答道。
说话的同时,刘秀特意看了眼王匡怀里的小包裹。
注意到刘秀的目光,王匡索性将包裹放在面前的木桌上,然后一点一点的打开,之后将之推到了刘秀的面前。
“国师请看!”
刘秀把包裹里的物件拿出,握在手里,仔细端详后,喃喃道:“可是钱币?与五铢钱,及昨日陛下让我等看的泉货,大有不同啊!”
翻到了物件的另一面,刘秀的目光突然盯住了,然后精光四射:“这图案……可是陛下……”
“还有这材质,到是与前两年发行的币货有些相似……”
王匡依然稳坐,默默的喝了口茶,只听的刘秀一人的话语声。
“那依国师之看法,我之币货,与那泉货相比,如何?”当刘秀停下了说话声,两只手不断摩擦着他所创造的钱货时,王匡道。
刘秀并未第一时间回答,而是问道:“分量如此之足,可比现如今的钱币质量好的不是一点半点。若向天下发行此之币货,武王打算分为几钱?”
对于太子和兴武王的币制之事,在有人传出后,朝中不少人都已知晓。何况,昨日于宫中任命之事,皇帝亦是亲自说了此事。
从某些方面看,皇帝并不看好兴武王所说的“三日出新币制”之事,到是对太子之法多为赞叹。
“五类!国师请看……”王匡又从袖筒中拿出了他前日晚就连夜写好的钱币之法。
接过了册书,刘秀小声的念了出来,便念着便点头:“一币为‘一钱’,为大新通宝之基本单位,与五铢钱之兑换比例为一比两,与贝币的兑换为一比五。两币为‘五钱’……五币为‘一百钱’,额度居然如此之大!”
一百钱,相当于前朝的两百铢钱。
但在看了后面注明解释后,刘秀很快明白其中深意。兴武王之所以如此设立,是为了让百姓携带更为方便。为了区分一币至五币的不同,这五币中,里面将含有百分之十的足金,百姓用之后,亦是可以借此区分真伪。
可以说在很多的细节方面,书册中都有详细的记录解释。
刘秀将五种钱币紧紧攥在手里,作为一个经常与市井打交道的人,他很明白,只要手中所谓的“大新通宝”向天下发布后,定会为人接受。
因为无论工艺,材质,都与当今市面流行的币货更为“昂贵精细”,且过上足够一段的时间后,不需要朝中的律令,即可统一朝野内外那乱成一团的币货。
只是要造出如此众多的“大新通宝”,所要花费的代价亦是巨大的。
“武王可真是在这两日想出如此之妙法?亦造出如此厚重的……大新通宝?”
“我若说‘是’,国师莫也不信?”王匡笑道。
竟也真的是……
刘秀一时间愣住了,这武王不简单,他还是小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