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编队内,可添加大容量的补给楼船,内放置食物食材……”
一主四辅,这便是王匡介绍的编队模式。
除过作战楼船造价偏高外,其余者,皆可以普通商贾使用的大船加以改造。
“末将以为可行!”戚元当先道。
“根据大王的描述,只要形成作战与辅助结合的编队,那楼船远航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且今日若无大王的提示,我等涨海水军怕是会继续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末将代全体楼船士,及远行在涨海上的商贾谢过大王之建言。”
王匡摇了摇头,面带感触道:“诸位将军无需如此多礼,我等皆是为了大新,为了涨海水军。
且一支良好的编队,还要考虑许多的问题,如人员配置之类。到时还要劳烦诸位将军,本王就不代越庖俎了。
假以时日,在编队的护航下,在涨海水军将士们的努力下,我大新国威定将传遍南洋万国。
我大新人终究遍足大洋彼岸,且由水军护得周全。”
“末将定幸不辱命!”
身侧,将领们纷纷应声。
出了训练楼船,王匡又走上了旁边的作战楼船。
船上包括主将在内的众多楼船士们,与先前训练楼船上的士卒相比,多了几分疲倦的同时,还多了几分杀气。
这群都是经历过生死磨砺的水师将士,他们用有限的青春,为了守护,奉献出无限的价值。
他忽然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根据陈林不断传回来的笔记,放眼海外之地,王匡可以断言,包括大秦在内的陆上强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力量会比大新强悍。
“男儿何不上楼船,踏足南阳三千国!”
当面对这第三艘楼船上的将士时,王匡忍不住吐出了这样一句话。
最后在排山倒海的“万胜”声中,王匡与戚元他们一到下了船。
今日的视察算是告一段落。
午后,暖阳之下,王匡又将选择加入水军的哀尚叫了过来,问其可有书信使之捎于他父,原来早有此准备,之后又鼓励少年有所作为。
据王匡所知,哀尚将于下个月随训练楼船远航,大海瞬息万变,谁也说不清会遇到什么。
在涨海水军停留了足足五日的时间,期间王匡还亲身参加了新入伍楼船士的体能训练,又和普通的将士聊天,听得戚元汇报了关于编队的计划……
至于停泊的那艘尚未命名的大型楼船,王匡则是建议戚元向常安汇报,由皇帝御赐。
原本打算当日离开水军驻地,去他亲手打造的造船厂看看时,意外到来的一群客人令王匡不得不再次停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