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武王何须如此多礼,你我叔侄许久不见了,南行归来一路可还顺利?”
此时的王林,还真就顺着杆子往上爬,进入了长辈的角色。嘴上说不用多礼,但从行为神态上来看,对方很是受用。
王匡神色不见太大的变化,不卑不亢的回应道:“侄子闻讯归来,一路还算顺利,到是叔父为国操劳,清瘦了不少……”
大将军,汉兴,位丞相之上,位于诸将之上。仅在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如居摄年间的天下大乱,甄邯亦受封为大将军,全力负责平叛事宜。
现在名义上对匈奴作战的大将军王林,位高权重,有着同等的权利,且只对皇帝负责。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既然他当下已经能够确定,受命兵员招募训练之事,那就难免要和大将军府打交道,尤其是少不了大将军王林里外的协调。而王林这个人性格上有点小心眼,王匡不敢大意。
两人寒暄了一会,待到时间差不多了,王匡才开始主动谈起正事。
“遵陛下之命,由兴武王为招募使,主持募兵之事。”王林双手把任命递交过来,不忘勉励几句。
王匡双手接过,算是正式领取了未央宫送于大将军府的任命诏书后,关于未来工作的开展,还是认真的请教了下王林。
毕竟是从军多年的将领,王林于此方面,还是有不少切合实际的建议,同时提点了下王匡。
“前汉时期,包括我大新前两年,多为征兵之制度。今次北地形势严峻,陛下才采用了军中诸将领的建议,辅之以募兵。而兴武王此行招募的重点,即在于西羌的异族,也就是汝之封国内,西海郡。”王林道。
募广求也,从力募声。
招募异族,这算是延续了汉武帝之后的传统,例如汉宣帝时期的羌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征兵不能满足国家的兵源需求时,加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募兵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在张邯几人拜见于他,再由董宣解释后,王匡已是感觉出皇帝的决定,也可以说这群军中将领的决策有深意。
经由王林点明,王匡才明白募兵的重点在哪里。到底是朝廷看上了那些出山的羌人们,他们将于汉人一道,成为国家的兵源,为守护而战!
“若无叔父点名,匡怕还是蒙在鼓里。”王匡诚恳道,恭恭敬敬的起身,向着王林行了一礼。
王林笑的脸上的皱纹都出来了,心情相当不错,可脑子也不笨,摆手道:“兴武王过誉了,即使我不说,汝之门下吏也会点名。
且募兵只凭这些,当然是不够的。除了异族外,还有我大新国内的能人义士,以及死囚。”
说到死囚,王林顿了顿:“按照陛下的意思,招募戴罪之身的死囚,重点要放在关中之地的官狱之中,毕竟他们的根一直在常安,也好控制……”
谈论招募之事,二人很默契的没有说大新如此大规模征募兵的重要敌人是谁,不到与胡人交战的那一刻,谁也不会主动点名这些。
离开大将军府,王匡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募兵的重点是钱,原本可以从中央钱行之处获取,但经由董宣那么说,钱行的储金都被皇帝花的差不多了,以装备更为重要的“正规军”。
而他王匡所负责的募兵,无疑被当做了“炮灰”,一切都要靠自己想办法,无论是装备钱财,还是应募人员。
更让人感到揪心的是,依照军令,他所招募的军士,数二十万,要于一月后,开往前线。
时间何其短暂,又怎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