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直接忽略了两人的话语,望向孙策:“小策如何看?”
“策以为然。”孙策赞同道。
罢了,看来这几兄弟是商量好了。
“既如此,你们便于铫将军一道,参与光禄城一战,务必要于边军一道,多去光禄城,扬我新始军威望。”
“末将等人定幸不辱命!”
三兄弟齐齐抱拳,声浪弄得大帐外面都能听得到。
可一转头,发现孙氏兄弟的脚步依旧没有挪动,王匡皱了皱:“还有事?”
“姊婿可是准备突袭匈奴境内,与新军里应外合,击破匈奴,打断匈奴于鲜卑等胡族的联系,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之患?”孙斌神秘兮兮的靠近,小声问道。
“谁告诉你们的?”王匡的脸色有些不善。
朝廷高层将领商议的秘密“决战”,难道都传到中层将士的耳中了?
再联系到孙氏兄弟的身份,王匡原本怀疑是岳翁孙建泄露的,他随即否定了。在对胡深度作战中,身为前线统帅的立国将军,绝不会连这点轻重都分不清楚。
而他王匡更加不可能了,近些时日来,甚至为了掩饰本来的目的,还果断的和边军合作,参与到了日常的防守之中,并对于接下来的反攻,给予兵力支持。
无论从新军内部,还是匈奴外部来看,这支没有太多战斗力,临时筹建起来的大军是“死心塌地”的为了守卫边疆,及收服屯田之地而准备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好在孙策接下来的回应,给了王匡答案。
“是策猜出来的!待光禄城事毕,我兄弟亦想与姊婿一道,深入敌后。此事,还请姊婿不要告诉家翁。”孙策道。
听闻此言,王匡大吃一惊。
他一直都没有敢小看这位文武双全的小舅子,最后发现还是小看了。
能发现朝廷的意图,说明小舅子孙策不简单的同时,也证明了“纵深战略”有不足之处。
“等到那一天再说,我想问,小策是如何发现的?”王匡没有给他们明确答案,但也变相的承认了朝廷却也有此打算。
孙策抱拳道:“那策就献丑了,其实很简单,幽州集结了胡人重兵,朝廷早晚会发现,但分出支援的兵力并不多。想来出征受降城后,入得匈奴深处,是最为冒险,也是值得豪赌的办法……”
听完孙策的讲述,王匡无比感叹对方惊人的大局观。这还是位不满二十岁的少年,由北地局势,还有他听闻的匈奴人动向,既而猜到了朝廷的打算。
“原来是大军调动的痕迹太过明显,才让小策有些怀疑。此处,确实是一个破绽。”王匡点头道。
“其实,策在前一刻还不敢肯定。直到看到姊婿方才的表态,才明白策之猜想成真。”孙策不好意思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