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拙再次被家中主人的深谋远虑所折服,胡人高层现在很有可能已经出动,他们的目的地很有可能就是身后的山达城,在此签订盟约。
怎么做,才能使大新的利润最大化?
身为新人,也身为王家庄子情报网络中的一员,他做事最先考虑的永远是大局。
这种强有力的大局观,加上高效的能动性,才能让他坐稳北地情报网络中的头把交椅,甚至于朝廷的绣衣使也是望尘莫及。
“匈奴人在此准备了多久,依你看,胡人高层大概什么时候会抵达?”申屠拙问道。
“准备了有三日之久,现今我知道的,已有一位匈奴王子前来,至于其他人,若真的在此结盟,定会在这两日抵达。”张柳思索道。
申屠拙搓了搓手,有些蠢蠢欲动:“现在向大王汇报,时间上定是来不及了。我们唯有自己下决心去做。
既然胡人高层想在山达城确定盟友关系,那我们偏偏不让他们得逞,再给之一个‘教训’!”
“老大是说,我们可以给胡人来个一锅端?”张柳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哈哈,老张你说的对,管他鱼虾,咱们给他来个一锅端。”申屠拙拍了拍张柳的胳膊。
“可人手是个问题。”
“这不算什么大的问题,现在山达周边,我们调集的人数足足有二十位。但可别忘了,大王前些日子还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宝贝。”
“叫什么千里眼和炮仗?”
……
千里眼和炮仗,作为王匡的杀手锏,他本来打算将千里眼赠予新军高层,用以观察敌情,而炮仗藏于军中,以出其不意的制胜。
可后来与孙建对话后,王匡取消了这种打算。
军中人多眼杂,要是让人知道他秘密的炮仗带入军中,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至于说千里眼,物以稀为贵,王匡只留下了五个,给了岳翁孙建三个,其他两个则是留在新始军中。
而在进入朔方,与北地驻守的大军回合前,王匡随即命申屠拙派人把炮仗和多余的千里眼运作,以助力接下来王家庄子情报的探究,甚至于用小股精锐人员,刺杀胡人高层,进而减轻前线的新军压力,增加胡人的不安,打击敌人的士气。
事实证明,申屠拙脑子转的确实够快,决定要把胡人高层“一锅端”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使用炮仗这种绝世的大杀器。
申屠拙虽然没有见过炮仗的威力,但想到家中主人的再三嘱托,就明白这看似一小捆一小捆的炮仗不简单。
“明日起,你继续在城内打探消息,我会令弟兄们用千里眼于各处掩藏,观察胡人的动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把接下来的方案完善。
张柳继续负责紧盯情报,申屠拙在外面活动,调集炮仗和人手。
……
始建国三年六月初一。
夏日的炎热匆匆袭来,北漠之地同样处于高温的笼罩之中。
新军已于五月二十六向胡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幽州多地苦战不下,即使有近六十万大军分散在幽州之地,奈何胡人的顽强令人叹服。
外有新军内部的战斗力越见低下,士气越加低迷,使得进展颇为不顺。王匡曾私下底考虑过,若无这次胡人来犯,只怕新军的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历史上的新朝末年。而那时刘秀大军势如破竹,视百万新军如粪土,大新战败,也就很好理解了。
只盼着这一战后,皇帝能认识到这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