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方向的新始军虽是进展顺利,可从中路出发,直入匈奴单于庭方向的新兵遭遇了到了巨大的危机。
主将轻敌是一方面,另外颇为重要的在于匈奴王的果断,与中路集结了匈奴当下最精锐的骑兵,也是最后的骑兵。
呼韩谢显然是没有放弃阻击的打算,既然接下了乌珠留的烂摊子,在认识无法转移新国的注意力,亦不能谋取一直被新国控制的敦煌之地后,他果断的从战略进攻,转化为战略防守。
至于说东路,那些去年尚在结盟的扶余、鲜卑等盟友,呼韩谢自然没有多余的力量照顾。即使有了多余的力量,呼韩谢也不会那么做。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但正是这些胡人盟友的阻挡,才极大的削减了新国的整体力量,使得新国无法腾出双手的力量,以讨伐匈奴,也未匈奴赢得喘息的机会。
现在只要防止新国攻入单于庭,并利用匈奴的能动性,把新军在草原上拖上两三年,那时新国将不得不主动退兵。
外有匈奴前些年从西域之地趁着大秦与之战争之时,掠夺来的财富,恰足够匈奴将士的消耗。国内的百姓可能会更苦一些,但这样是没办法的事。
可漠南传来的战况,令呼韩谢出乎意料之时,也使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下接下来的计划。
三万将士,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范夫人城丢失,日逐王被生擒……
所花费的时间,不足三日。
这种事情,怕是只有在传闻中才能看到吧!
那想到今日在他呼韩谢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新国兴武王,新始军统帅,新国皇帝之子王匡?我记住了!”呼韩谢得到漠南消息的当日,即把王匡的名字反复念叨了好几日,那其中的恨意足以响彻天地。
匈奴于漠南的势力,败的透彻。让呼韩谢不由得想起百年前,汉武帝的三次大漠之战!
可惜王莽不是汉武帝,当然也没有汉武帝的大视野。
在中路进展不顺之时,于未央宫处理天下事务的王莽,显然将忽略了主将的无能,依然重用之。
到是对于漠南送来的军情颇感兴趣,尤其在看到了新始军花费不足三日,大破范夫人城后,王莽的兴致提到了最高。
为此,当日晚间的时候,狠狠的吃了一碗辣椒汤饼,又喝了足足二两的烈酒。
这样一顿不忌口的食用,导致前段时间的调养前功尽弃不说,第二日就来了“报应”。
皇帝又吐血了,还是在于朝臣的内朝议上,当众吐血。
现在即使皇帝自己不说,朝臣们也知晓了皇帝的身体有问题。
不是小问题,还是大问题。
太子看到了,三公四辅看到了,九卿也看到……也就意味着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据某个在太子府对面大街上卖豆腐的某个不知名商贾回忆,当日于太子府拜访的常安权贵,多了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