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为了西域人,还有我们身后的大新。
皮娜的监视继续,不用太过隐蔽,也不用太过明显。
我们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下。”
不过,卢冲离开前的最后一句话,却使得王匡颇为无奈。
“小禹这小子,居然和着李信派人跟踪皮娜?
暂时也不会出什么差错,且随他们‘闹’吧!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发现。”
过了玉门关,王匡选择走北上哈密这条线。
且从那日于玉门关分离后,除了一封“先行一步”的书信,王匡这一路上,就再也没有见过皮娜和他招募的良才。
但实际上,皮娜等人的行程,一直都在王匡的掌握之中。如他所料,这群人暂时还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
多拉林这群西域王族,远比皮娜他们听话多,至少很听王匡的话。一路上,王匡走到哪里,他们就走到哪里。
偶尔还会向王匡讲述西域前几年的惨状,或是重述西域人正可能面临的困境,以此提示他们这行人应该加快速度。
邓禹这段时间到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总会抽着时间,与多拉林等人探讨着什么的同时,又和李信商议着什么。
让邓禹有些无助的是,自数十日前跟踪皮娜之事被王匡发现并训诫一番后,李信每天都会把邓禹与他所讲,事无巨细的告诉王匡,变成了王匡饭后的“休闲听书环节。”
抵达哈密,沿着天山向车师前国境内的交河城行进的过程中,他们这群几十人的队伍,遇到更庞大的商队。
“天上脚下,多凶险,或雪崩,或盗匪。报团取暖,一起度过难关,是所有想要闯过天山人的一致共识。”
这是那位同行的年迈行商告诉王匡的话,于此话,他是非常的认同。
远古开始,人类就是凭借着集体中的团结,击败了猛兽,击败了病患……一步步的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的主角。
没有任何一个单个的力量能超越集体的力量,个人注定无法独自前行,一如他所面临的西域困局。
历经两次大的雪崩,还有近十次盗匪的袭击,他们这群人终于是跨越了天山,赶到了交河城。
距离交河城不远处,即是大新朝廷管理的戍己校尉的驻扎地,这给了王匡很大的安全感。
走过路过,琳琅满目,来自西域和中原各类商品,各处开展的食肆与酒肆……交河城内的繁华,让王匡重新认识了脚下之地的繁华,也渐渐明白,缘何匈奴人,大秦人,乃至于那些盗匪都争相抢夺。
毕竟,眼前摆放着一块熟透的肥肉,谁不想凑上嘴,狠狠的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