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这砚台放哪才保险。”舅舅突然出现,吓得向东一激灵。“舅舅,这么早回来了。”
“去山上打点柴,什么砚台?”周四斤开心啊,这东西外甥喜欢,当个宝贝,还想找地方藏起来。
“这是写字用的,大司马大人送的,您看看。”向东有些显摆的意思,但还得掩饰一下,别太张狂,毕竟大司马和周平是好朋友。
“我也不懂,不看了,你喜欢就好,饭吃过了?”赶上邻居家的孩子过生日,换了碗海鲜面,提前给孩子过生日,省得过生日的时候吃不上难受;等下次谁家做海鲜面,再给周平换一碗。
“吃过了,面很好吃。”
“那就好,我去给邻居送柴,你赶紧看书吧。”为了少走一圈路,周四斤拎着平时二倍的柴枝回家,担着一半去了邻居家。
收拾好屋子,向东打开书,然而眼睛总盯着砚台看。要是大司马大人再配上墨、纸和笔就好了,文房四宝缺了三样不成席。
想要而得不到,心燥得很,耳边不时传来海浪翻腾的声音。这就是在海边生活奇怪的地方,坐在海岸边,不论波涛如何振耳都能心平气和地看书;一旦看不见海,只听波涛声,反而扰乱心智。纠结再三,向东收拾东西又去了海边。
“你每天都来海边看书?”齐格刚刚打算回府,看见向东坐在海边。
“大司马大人,您还没回去,谢谢您的砚台。”向东恭敬有礼。
“喜欢吗?”
“喜欢。”
“用了吗?”
“还没!”
“为什么?”
“让大司马见笑了,学生在沙盒练字,从未用过笔墨纸砚,如今只有砚台。”向东不好意思抬头。
“晚点让穆青带给你,快出成绩了,有信心吗?”
“说实话吗?”向东不知道是该谦虚还是实话实说,他相当有信心。虽然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观点还是论据,他都能对答如流。
“当然!”齐格有点喜欢向东,有点愣直,心机不多。只是两个人的缘分太深,总能碰上,不得不让人怀疑。
“我有信心,对一个苦读十三年的学生来说,这些题目不难。”向东觉得只要自己没跑题,一定能得个好成绩。
“那就好,记得练字。”可能用沙盒练字的原因,向东的字写得难看,不成章法。齐格与周平提过一次,没想到周四斤就去买了砚台。父子俩没读过书,不知道笔墨纸砚要一起用才能写字。
“学生一定认真练字。”向东知道自己短板,家里穷没办法。从大司马知道向东的字不好,还送了砚台,向东暗喜,贵人一定看过他的考卷。
“你舅舅和周平对你很上心,别辜负他们对你的好。”齐格冲穆青招招手,走了。
“好的。”向东无心看书,仔细品着向东的话,这话什么意思?怎么感觉像自己占了便宜,那舅舅呢?如果不是他做生意失败,他们母子这些年,也不会活得这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