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这一世的达摩祖师竟然保留住了前世达摩祖师的记忆,对形意拳了如指掌,不如此如何又能建立形意门总坛、将形意拳绝学传承下去?
天门山,这是南朝境内的一座名山,这座山上也有教派势力,不过,既不是声势浩大、如日中天的佛宗,也不是异军突起的形意门,而是另一个曾经影响深远的教派——道教。
之所以冠以曾经两个字,那是因为道教在过去的确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不过,自从佛宗传入后,特别是在南朝笃信佛学的梁武帝大力弘扬下,佛宗的锋芒很快便盖过了道教,梁武帝甚至不惜动用官府力量打压道教的发展,使得原本鼎盛的道教变得越来越萧条,有一半以上的道教弟子不得不改投他人门下、以求自保,各地星罗棋布的道观有的被人强占,有的人去观空,剩下的一些也是风雨飘摇、勉力维持,随时面临解散的危险。
如今的天门山道观同样是一副惨淡景象,原本有着数百名道士的大道观,只剩下不到十人,连老观主都卷起铺盖走人了,剩下的这十人就不知是意志极其坚定,还是根本就走投无路,左右反正是留下来了,也算是给道观留下了一点弥足珍贵的香火。
没有观主怎么办?好办,这十人比武打擂台,最后一个屹立不倒的便是观主。
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张三峰便成为了天门山道观的观主,继续引领着道观弟子,坚持不懈的传承着道教精神。
终于有一天,天门山上突然走来了一名红衣袈裟的和尚,竟然与道观里的弟子发生了争斗,准确的说是道观弟子看不顺眼红衣和尚,欺负他孤身一人势单力薄,于是上前挑衅,双方言语不和便大打出手,道观弟子直接上演了一场群殴,谁让道教与佛宗已成水火不容之势,道教更恨佛宗抢了他们的饭碗?
不过,令人吃惊的是,人多势众的道观弟子反被揍得鼻青脸肿,红衣和尚如同一阵旋风,眨眼间就把道观弟子们打得东倒西歪找不着北,直接让道观弟子傻眼,不过,还是有一人不太服气,那就是道观观主张三峰。
自从在红衣和尚手上吃了足亏后,张三峰便越发的勤学苦练,将一套太极八卦掌练得炉火纯青,准备与红衣和尚再一决雌雄,谁让红衣和尚得了便宜还卖乖,赢了之后竟然还赖在天门山不走了?莫非是想强占道观不成?
自那以后,天门山上便经常听到打斗厮杀的声音,那是红衣和尚施展形意拳绝学和张三峰的太极八卦掌在比拼,还有就是红衣和尚以一人之力单挑道观弟子十人组合成的阴阳八卦阵,这红衣和尚怎么如此生猛了得?只因他是达摩祖师!
三年前,达摩祖师偶然经过天门山,便发生了上述事件,不过,名闻天下的达摩祖师可不是闲着没事干,更不是想强占人家的天门山的地盘,他赖在天门山不走是想收服道教的这支小队伍,尤其是观主张三峰,因为以他的眼力,早已看出张三峰的不凡,绝对是一块练武的好材料,这样的天赋极其罕见,达摩祖师想将张三峰收在自己门下,不过达摩祖师也知道,如果不让张三峰彻底心服口服,他是不会这么容易就改旗易帜、背弃自己宗门的。
“张三峰,你已经输给我三十六次了,难道你还不认输?”这三年里,张三峰几乎每个月都要找达摩祖师比试一次,所以也就败了三十六次,不过达摩祖师也开始焦急起来,因为随着张三峰功力的日益精进,他感觉到再赢下去已经变得越来越吃力,甚至于他已经准备使出形意拳的最高境界,意境之力了,不如此,便可能有失败的危险。
第一次与张三峰交手时,达摩祖师赢得太干脆、太轻松了,只用形意拳的神似境界的力量,就让张三峰乖乖躺地上喊爹叫娘,然而三年过去了,达摩祖师已经使出了化意境界的强大力量,才能确保自己稳赢不败,但如果再比下去的话,达摩祖师便不敢再保证自己还能赢,除非使出自己的终极力量,形意拳至强的意境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