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心中可谓是波涛汹涌,胆战心惊。他相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怪异骨相。
李承乾的背脊与项梁,分枝劈脉纵横,气血钩连交融。前半段脊椎看似博云腾起,宛如青龙『吟』天;后半段脊椎与项梁分出两突兀,一南一北,俨然不同。南边一脉好似高起星峰低落『穴』,凶祸连连;北边一脉则乃平地龙从高脉发,贵不可言。
袁天罡心中甚是震惊,他不知道为何一人身上能肩负两种气运,并且是两个极端的存在,道行南则陨落西山,道行北则龙啸九天,这完全与自己当年为李承乾所推的命格相矛盾。
“难道当年推演出了岔子?”袁天罡讷讷想道。
念及此,袁天罡一脸严重的嘱咐道:“徒儿,速速建台,为师要好生推演一番。”
不多时,东篱亭石台上摆满了香炉贡品,正中间乃是一枚碧玉通透的道家法印,法印正上方刻有“太上老君印”五个大篆,左右边侧分别篆刻“敢有不服,寸斩分形”八字。
曹子平将道台准备完毕之时,袁天罡亦是换好了做法行装,青袍裹身,发髻锁发,脚踏黑白八卦鞋,身披月破星披,手握十绝灵幡,目如晨星精光闪,气势如虹坐如山,大步朝着道台行去,龙行虎步,步不踏尘,行如轻风拂柳,又如疾风过,不采一尘。
袁天罡拜天三炷香,随后舞动灵幡,精眸微闭,时而精光闪闪,或如闲云,或如深狐,好似云里雾里一般,实乃仙骨卓然。
西山方圆十里陡然云烟四起,好似入了天宫一般,平静的山麓再起波澜,林间野鸟无脑横飞,山中溪水逆流而上,大地战战巍巍,乌云遮蔽日光,山峰呼啸嘶鸣,天地变革正如同方才李承乾梦境那般。
茫茫渺渺,混度虚无,整个东篱亭被一片山雾笼罩开来,竟伸手不见五指。
做法完毕之后,袁天罡放下手中十绝灵幡,轻轻的从包袱里拿出一枚完整无缺的龟壳,定睛一看,那龟壳灰黄诚朴,背甲隆起像天,腹甲平坦似大地,仿佛代表着天地一般。
袁天罡退后三步,重新点起三炷香火朝着摆在石台正中心的龟壳三拜又三拜,合计九拜。
随后,袁天罡拿来『毛』笔,大笔一挥,于龟壳正中心写下“大唐”二字。
“徒儿,天火可燃好了?”袁天罡放下手中毫笔,朝着曹子平问道。
此刻曹子平正满头大汗的蹲在一香炉前,手提拂尘不断地煽火,干瘪的青竹片在风的引动下,火苗熊熊烧起,火焰红蓝交错,格外鲜艳。
“师傅,天火生好了,可以进行占卜了!”
闻言,袁天罡将手掌放在火焰之上,闭上眼睛细细的感受着火苗传递来的温度。
突然,袁天罡眼睛陡然一阵睁,托起龟壳,快速的将龟壳架到香炉之上,同时再次拿起了十绝灵幡迎风挥动。
一旁的曹子平见着,立马站起了身子,拂尘闭眼,嘴里念叨:“日入天,月下海,大道三千,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唐土烈烈,国风潇潇......”
袁天罡师徒二人,紧闭双眼,各行各事,丝毫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
香炉上的龟壳在火焰的烘烤之下“吱呀”响,内部的水分被大火不断的『逼』至壳外,不多时,便随着一阵清风散去。
突然,“啪”一声巨响,那香炉上的龟壳竟然炸裂开来,顷刻间竟成了一堆粉末。
听到响声,袁天罡连忙睁开双目,扭身而望,却瞧见那龟壳俨然成了一堆粉末,他的面『色』,一刹时地变了灰『色』了,惊呼道:“这......这怎么可能?”
一旁的曹子平亦是完全惊呆,好像失音了一般,好像麻木了一般,既说不出话,也没有力量,只得一屁股瘫坐于第,傻傻的盯着满地的粉末,半晌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龟壳占卜之术源来已久,首先在龟壳中间刻下所要占卜的事情,然后放在火上烧,等龟壳裂开后取出,如果裂狠没有经过那些字,说明是吉兆,如果裂痕在字上停止,说明是一般,如果裂痕穿过那些字,说明是凶兆。
然而面前的龟壳却是出人意料的爆裂成一堆粉末,能不让袁天罡师徒二人吃惊麽?
袁天罡适才用手掌细细感觉了一些火温,那火温度正处在“天火”范围内,身为老道的相术大师,袁天罡自然不会弄错犯如此低级失误。
从地上撵起一捻粉末,袁天罡细细的瞧了失神,自语道:“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呢?”
袁天罡陷入了疯狂的回忆之中,脑海里回忆起方才做法的画面,然终究是苦思无果,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良久,袁天罡对着仍旧为缓过神来的曹子平开口道:“徒儿,重新准备道台,为师再问天占卜一番!”
“好!”
这一次,当袁天罡将龟壳放在香炉烘烤之时,直接摒弃了挥动灵幡一步骤,手握拂尘,小心翼翼的蹲在香炉一侧,认真的注视着龟壳的变化。
火焰上的龟壳起初如同第一次那般,内部的水分被烤至壳外,化作一缕水汽,于空中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