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治平一行人满满当当的去,也满满当当的回来。
搞得别人还以为他们这些货物都没有卖出去。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中的差异。
苎麻是杂乱无章的揉做一团,而纺好的线团都放进了麻袋里面,自然不一样了。
虽然段治平不想声张,但是无奈人多嘴杂,他这一趟赚了五千文的事情,很快就传得整个村子人尽皆知。
村中人人都是羡慕不已。
一时间,段治平家中的门槛都快要被人踩烂了。
甚至还有人带着自己的女儿上门,那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
段治平不禁感慨,什么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就是人情世故啊。
有了钱之后,段治平开始扩大纺织厂的规模,从原本的十五架纺车变成了三十架。
纺车变多了,操作的织妇自然也要招的更多。
段治平要招人的消息一传出去,整个村子里闲着的妇人都冲了过来,几乎是将段治平的小院挤得水泄不通。
她们早就眼馋段治平给出的薪资了,那些运气好先在段治平厂里工作的织妇们,天天在她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薪水,惹得她们眼红不已。
所以段治平这边一开招,妇女们就冲了进来。
各家妇人的爷们也都是很支持她们的,毕竟段治平开出的薪水太丰厚了,可不比那些在窑厂工作的大老爷们挣得少。
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甚至有人开起玩笑说,邻塘村的妇人都能撑起半边天了。
汉子们虽然一个个不说话,但是心里可较起了劲,男人才是顶天立地的大老爷们,让一群妇女比下去了,他们心里可不得劲了。
一个个的都眼巴巴的等着段治平的窑厂再次招工,好让自己也可以挣到钱,在一群老娘们面前得意一番。
就连下乡办公的官差们看到邻塘村的风气都惊呆了。
现在正值乱年,到处是难民,各个村子之中也是怨声载道、死气沉沉地,但是这个邻塘村却是一派朝气十足的模样,人人脸上都焕发笑容,整得跟过年了一样。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叫段治平的年轻人在村中搞起经济,让大家伙都有活干、有钱领、有饭吃。
即使是官差们听到段治平的事迹,也都敬佩不已,这是个好汉。
就差让县城里颁发个乡镇一大杰出青年了。
对于这些,段治平是不知道的。
纺织厂里扩大规模之后,织妇们就达到了三十人,人数多起来就不太好管了,幸好有宋惜月这个能人在,不然单凭楚妍涵,估计够呛了。
这也让楚妍涵伤心了好久,认为自己的能力无法管教这么多人。
孙德胜让自家孩子孙大旺前来找段治平。
自从段治平将重心放在纺织厂后,就把窑厂的事情委托给了里长孙德胜。
现在窑厂的第一窑快要烧完了,但是段治平除了用来建造砖房之外,就是拿来建造纺织厂厂房,还剩下许多青砖,所以特地让孙大旺来询问段治平剩下的转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