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任何事情的把握都是十分的敏锐,如何看不出来现如今已经是大势所趋?自己再极力的表现出支持刘琦,岂不是自讨苦吃?
自己凭借着新野的五千正军,五千还智能算是辅军的兵马就能够改变荆州的局面吗?显然不能,刘备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心里面跟明镜一样,如果说,刘琦和刘琮兄弟二人手足相残,想必那般局面才是曹操所愿意看到的吧!
而刘备自己作为曹操深恶痛绝的人,到时候又有什么倚仗来抵挡曹操的大军呢?
既然现如今的情况也注定是刘琮接任荆州之主的位置,那么刘备也只能听之任之,这个时候的荆州保持得越平稳,将来抵抗曹操就多了一份把握,在历史上,刘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那样的情况比起现在来说更加的复杂一点,那个时候刘表还没有明确的立下未来继承人是谁,可是最后在蔡瑁等人的支持之下,刘琮还是坐上了荆州之主的位置,刘备依然选择了妥协,只是希望能够抵挡住曹操。
刘备没有做声,只是积极的整军备战,可是刘琮坐上那个位置还没有缓过神来,就被一众士族胁迫,那个时候刘琮身边也没有得用之人,事情到了那个地步,已经由不得刘琮了。
如果刘琮再坚持主战,很可能就将面临当年吕布一样的下场,被这帮士族捆起来,交到曹操面前,所以刘琮便派遣大儒宋忠带着降表北上迎接曹操。
历史上的那一幕有些搞笑,此时还在樊城练兵的刘备却还懵然不知,积极备战,当他发现情形不对,这才得知了曹军已近在眼前,刘琮举州投降。
刘备戎马一生,即便是败,也是打一架拼不过了才投奔他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此时除了气愤恐怕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惊骇,怎么我一个打前锋的,瞬间后背就变了旗帜,两边都要搞自己,成为了打入敌军内部的孤军。
刘琮这小子太不仗义了,要投降也不提前招呼一声,刘备也顾不上再去找刘琮理论,只能发动他老人家的本命神通,先跑为敬!
刘备懂得审时度势,否则这么多年下来,坟头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是安抚住刘琦,这大过年的,刘琦也无处可去,便是挽留刘琦在此逗留几天。
时间一晃便是到了建安十三年,阳春三月,经过一番预热之后,刘琮的招贤令终于是起到了效果,各地的人才纷纷向着襄阳赶来。
经过一番考校之后,也是有一批人才的名单被递了上来,这些名单,有的人是经过举荐的,就比如董和,本来是巴郡江州人,后来迁到了南郡枝江,正巧霍峻知道董和的本事,得知刘琮在招揽人才,霍峻便是往老家跑了一趟。
经过霍峻对刘琮的一番吹嘘,董和便是决定去襄阳试一试,刘琮一扫过去,的确有董和的名字,董和刘琮在历史上的印象倒是不怎么清楚,他的儿子董允刘琮倒是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