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有那么一天
陈燮说话浅白,朱由检和朱慈焤都能听的明白.道理这个东西,越是简单越有说服力,云山雾罩的那叫忽悠人.对付别人,陈燮可以忽悠,对付这对父子,忽悠一次可以,次数多了肯定要出问题.说的不好听一点,明末的这些文臣,不都在忽悠皇帝么?其中最作死的代表,就是袁崇焕了,五年平辽,聊慰圣心,他还真敢忽悠.
相比之下,朱由检一对比,结论就出来了.陈燮在他面前,从来都是一个诚字.陈燮说大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问题,说出来之后就去做,然后就有成果.说平辽,还是去做,三两下就真的平了.说剿贼,还是一杆子扫过去,又剿成了.同样是臣子,怕的就是对比.正是因为有事实为依据,朱由检对陈燮的话才比较上心.这邪,说是给太子上课,何尝不是说给朱由检听的呢?
作为皇帝,朱由检很自然的会把陈燮的话和现实联系起来,平辽,剿贼,开海,移民,开征商税,这些事情组合在一起,一个清晰的脉络出来了.国家因为这些事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外患,沉重的辽饷省下来了.流贼被撵到西南,对京师的威胁可以忽略了,基本上成不了气候.不像以前,老在中原几个省转悠,那真是要人老命.
有时候想想也是,自己是如何的勤政,但是结果并不好.陈燮这家伙吃喝玩乐什么都不耽误,事情照样办的漂漂亮亮的.偏偏还不愿意留在京师入阁,别的官员求之不得的事情啊.陈燮要入阁.肯定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辅了.
君臣相得,才有了大明从极为混乱之中走上稳定的局面.真不易了,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情,朱由检自衬对陈燮的信心也确实动摇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陈燮.得到的回报也非常丰厚.有点走神的朱由检摇摇头,甩掉一些杂念.
陈燮不想说了,朱由检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开口道:爱卿,再往深里说说,既然说了.就别藏着掖着.看看朱由检殷切的眼神,陈燮心里颇为不忍,两鬓都有白发了,这个皇帝当的不易啊.据说难得有笑脸的时候,今天倒是一直在笑.
人的**是没有至今的.有一口吃的,就会想吃肉,吃了肉又要喝酒.国家也是一个道理,社会稳定了,就得求发展,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因为人心是一直在变的,随着周边的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就以本朝来说吧,开国之初.人口少,百姓有地可种,很快就能恢复元气.吃饭的矛盾就不明显.但是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被掩盖的矛盾出现了.为什么这些年国势如此之弱?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安民.就是因为国家政策的一层不变导致的结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政策,肯定是不会达到想要的结果.所以,陛下一定要实时的了解国家的大致情况.这样才可以找到主要矛盾,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就拿税赋来说吧.开国之初,单纯的田赋足以国用.所以是国家收入的支柱.商税呢?开国之初几乎没有什么商业,低税有利于商业的恢复和发展.这就是太祖的高明之处了,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国家政策来满足国家稳定的条件.陈燮说到这里,朱由检有点被挠到痒处的感觉,一直以来他都是以朱元璋为榜样的.
反过来看,现在田赋的少了,已经不足以满足国家的需求.同时经商的人也多了,增加商税的时候也到了.爱卿,是不是这个道理?朱由检忍不住的说出这话,陈燮听了很配合的微笑点头道:中的也,陛下聪慧过人,一点就透.
朱由检龙颜大悦,他是个很自负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不行.之前的错误,不是他的问题,是大臣的问题.这个理念深入骨髓的,不然也不会感触朕非王国之君这话了.陈燮的对答,恰好满足了他这个理念.你看,就是臣子的问题,他们待朕不诚,不说实话.陈爱卿就不一样了,他待朕以诚,凡事为国家着想,这才说明这其中的道理,朕立刻就明白了.以前啊,朕是被蒙蔽了.
如此说来,今后还是不能只听大臣们说的,只看大臣们的奏折,这样并不足以让朕了解这个国家的现状.朱由检想到就说出来了,陈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这就是臣告诉太子殿下那邪的原因,陛下只能通过看奏折和朝会来了解国家的情况,在此之前也没有在民间走动过,所以很容易被一些堂而皇之的道理蒙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子的教育方式要改变,多往各地去看看,多了解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直呆在深宫之内.太子对国家的现状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将来登基之后,就可以把握朝政的脉络,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臣子蒙蔽.这一点,西汉之初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