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萨满这样,把萨满传承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两个外人身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这个蛮荒的世界,蛮族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修炼肉身练得肌肉都进了脑子里,有智商的人实在屈指可数,再加上活动范围不大,见识不多,那就更加显得愚钝。
哪有韩秋白这样见多识广?悟性非凡?
不过对韩秋白来说,能够提前进度学到地理知识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大萨满说的每一个字,韩秋白都牢牢熟记在心,不知道在心里面翻来覆去重复过多少次,企图重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古人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这些知识总共也不到六七千字,还有一大半是大萨满释读之言。
这疑似《山海经》的文字原文也不知谁所写,典雅简朴,言简意赅,微言大义,非有极高文化修养之人绝难理解。
有了释读就简单多了。
而但释读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为浅显,也少却许多韵味,却就变得并不复杂了。
关键是,释读之中信息量极少,而且极不连贯,非常零碎,显然是经过了很多代的努力在进行解读。
其中还有很多释读,明显是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韩秋白相当于完全从头开始,在信息极少的情况下,要破译那种古雅的文字含义,真的是让韩秋白一把一把掉头发。
还好,他勉勉强强,总算确认了一句话,也就是关于莽山这句话。
确切的说,是个异兽的话。
不过这样一想,这里面的水就深了。
毕竟,这个异兽可是一只被大山压在底下,千万年未曾出世的。甚至已经和大山融为一体,就是大山本身。要不是那天的大毁灭,根本就不会被惊动。
那要究竟什么样的大能人物,才能把蛮荒世界各地的各种隐藏得极好的异兽、秘闻一一发现,并且写成文字,还能够在禁忌之中流传下来,哪怕仅仅只是流传在萨满传承中?
反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存在,不能不让韩秋白多加小心。
至于这篇文字已经流传了无数万年,原作者是否还活着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样的大能人物,不敢说永生不死,延寿个几个量劫,只怕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吧。
不过还好,从那位大能写下这篇文字并且使之流传的情况来看,他应该和巫族不是一伙的,最起码也是巫族的温和派。
这种人,韩秋白并没有一定要与之为敌的想法。
只能不阻止他完成自己的使命,就算巫族他也可以无视。虽然这可能只是种奢望。
在这块陡峭的岩石上面停歇了片刻,等身体大致恢复了几分之后,韩秋白又继续往上攀爬。
他所想要去的地方,必须翻过这座险峻的高山才可以。
部落虽然没有能力离开居住地太远,但毕竟已经在这里定居了数百上千年之久,再加上萨满口口相传,迁移过来时周遭的地形,让韩秋白对周围的环境有了一个极为粗略的了解。
部落中,将自己所在的山脉群,称之为苍崖岭。
部落的居住地濒临一条溪流——濒水居住,这是所有蛮族人部落的居住规律。固然会在雨季的时候有防洪的需求,却也没有干旱之虞。
这溪流说是溪,实际上极为宽大,流经部落的地方,宽度超过了数十丈,放在三界之中称之为大江大河都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