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伦理开枝散叶,在食品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饥荒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
但到了今日的富裕世界,一大健康问题却成了肥胖,而且对穷人的冲击更大于富人(因为富人懂得选择有机沙拉和水果奶昔,但穷人常常是大啖汉堡、比萨)。
美国每年为了节食所花的钱,已经足以养活其他地方所有正在挨饿的人。
肥胖这件事,可以说是消费主义的双重胜利。
一方面,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会导致经济萎缩,这可不妙;另一方面,大家吃多了之后,就得购买减肥产品,再次促进经济成长。
***
然而,如果根据商人的资本主义伦理,所有的利润都该再投入生产而不是白白浪费,这样一来,消费主义伦理和资本主义道德该如何共存?
没问题!就像过去的年代,今天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众的劳力分工。
在中世纪欧洲,贵族浪掷千金、尽享奢华,而农民则是省吃俭用、锱铢必较。但今天情况正相反。
大富豪管理资产和投资非常谨慎,反而是没那么有钱的人,买起没那么需要的汽车和电视机却毫不手软。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而为一。
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
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这种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而为一。
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
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这种资本消费主义的伦理,还有另一个革命性的意义。
过去的伦理体系,常常要求人类做些难如登天的事,告诉他们照做就能上天堂。
但总是要求他们慈悲、宽容,克服各种欲望和愤怒,还得放下己身的私利。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过强人所难。
所以翻开伦理道德的历史,虽然会看到许多美妙的理想,但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做到。
大多数基督徒的作为不像基督,大多数佛教徒没听佛陀的话,大多数儒家子弟可能会让孔子频频摇头。
但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了,大多数人都能轻松达到资本消费主义的理想。
想要进入这种新伦理所承诺的天堂,条件就是有钱人应该继续贪婪下去,把时间投入赚更多的钱,至于一般大众则是要尽情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热情,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信众终于真的能够做到宗教要求的条件。只不过,我们又怎么知道它承诺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答案是:看看电视,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