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之后的每一年的惊蛰前后,这个交流大会便流传了下来,成了农桑交流会,各乡比拼炫耀成果的地方。
惊蛰一过,春暖花开,城外乡野便热闹了起来,提前领到种子的开始耕耘播种,没有种子的开始扦插山薯,靠近山林的开始修剪果树,到处一片农忙景象。
老人孩子也都积极的下田帮忙。
白砚欢在城外各处寻访了一遍,还是比较满意的。
春雨一缕缕,很快就迎来了夏季,田里的作物长的极好,农妇们养着小鸡仔也长大了,在田里巡逻捉虫子。
白砚欢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司云冲在县城东南的小山脉里,发现了铁矿。
这下可以好好发展一下这里的铁器了,征集农忙之余的百姓们,按照大乾新颁布不久的银钱支付,开始开矿,冶炼。
之后寻找到一些铁匠和木匠,在白砚欢的指导下,合伙开始做出一样样的农具与炊具,甚至家具。
慢慢的开始扩大规模,将这些农具与炊具卖到隔壁县甚至更远的地方,换来比较优良的种子或者银钱布帛。
劳苦百姓们的干劲是十分充足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县城里开始显露了繁荣的迹象,各种铺子小摊遍布,行商扎堆。
在秋季过后,农民迎来了丰收,虽然作物比较单一,大多是山薯,可百姓们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而且百姓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一种山薯能够做出无数的美食。
多余的山薯吃不完,自家储存了一些之后,开始在县令的安排下,运往其他还没推广的县里贩卖。
那些种植了麦粟的农户,白砚欢也安排收购了许多,作为留种,到明年开垦出的良田一定更多,不能只种山薯了,还是麦粟类的更加划算。
同时,那些尝试养蚕的农户,成果也不错,按照白砚欢早已经安排好的,开始煮茧抽丝,送入织布坊。
基本到年末的时候,很多家庭都可以用丝布做衣裳。
一年两年,桐山的发展很迅速,人口在迅速上升,青幼年的比例在迅速扩大。
同时桐山商业对外发展的同时,还引来外地的许多作物与手工技术,并在此地迅速发扬光大。
白砚欢三人一直比较忙碌,大大小小很多事情都要过问,在农桑手工商业稳定发展之后,又开始尝试推广私塾学堂,让适龄的孩子们可以学习文字学问。
得益于白砚欢这些时日的良好形象,以及百姓们日益富足的生活,倒也很乐意送孩子去学习,虽然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知道学堂私塾是个什么玩意儿。
时间过得很快,白砚欢三人每天忙忙碌碌,倒也真的为百姓们鞠躬尽瘁,也真的为这片美好又苦难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感到高兴。
虽然偶尔还会想到这一切可能都是虚幻的,可能都只是数万载之前百姓们的场景,但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