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光头瞥了一眼倒地的士兵,面露一丝冷笑,擦了擦刀刃,对着前面的一个中年男子道,“赵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这中年男人自然就是化妆成白掌柜的赵英。
一丝浓重的血腥味飘进赵英的鼻腔,刺激着嗅觉。赵英皱了皱眉,对光头道,“拓跋兄何必如此心急,此刻正是风声紧张之时,需得谨慎。”
拓跋黎不屑道,“宋人都是些无能之辈,怕他个鸟!此行若不是为了大计,我能将这开封城搅个天翻地覆。”
赵英道,“拓跋兄神勇非凡,自然无需怕这些皇城司的鹰犬,只是皇帝那边已经有所警觉,必然加大防范,你我此时行动倒平白添了许多风险。你我只需静观其变,等开封城中局势有变,即可浑水摸鱼,成就大业。”
拓跋黎一听,面露鄙夷,这宋人果然都是一个模样,瞻头顾尾,贪生怕死。殊不知旁边的赵英同样在内心暗骂蠢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用腚都能想的到,此时开封府正上天入地要把他抓住,此时行动岂不是送头上门去?
“那依赵大人之言,什么时候这开封城中局势才会有变?”拓跋黎质问道,若是几年都没有变化,那他岂不是要在这破地方一直当和尚?
“不出半年,城中必然有变!”赵英笃定道,依他对赵桓的了解,赵桓是绝对不可能坐视赵楷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稳的,所以肯定会想方设法打压赵楷。二人之间早有矛盾,一定会发生冲突,到时候赵楷将注意力放在赵桓身上,他就能乘机带领杀手潜入皇城,杀掉赵佶和赵楷。
赵佶、赵楷一死,到时候自己便能扶持支持佛教的赵桓上位,一举让佛教翻身。
他与西夏约好,只要西夏暗中帮助,那么事成之后,他可以劝皇帝放弃对西夏的用兵,并将占有的西夏土地归还给西夏。
这种事情大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哲宗时,司马光不就主动把神宗时期军士们用生命和鲜血夺取的安疆、葭芦、浮屠、米脂四寨的土地,拱手送给了西夏么?
说起来,他赵英也不是佛门中人,只不过小时候家穷,被经过的一位老和尚算出命中将会伺候贵人,于是他走投无路之下就进宫当了太监。
由于为人聪明伶俐,进宫之后他很快便被上司赏识,多年以后又提拔到晋王身边当了太监,这时他想起当年的那位老和尚,想要报答一番,几经打探之后发现当年的老和尚居然因为被道教人士打压,没了收入来源,饿死了。
赵英直接怒了,发誓一定要为老和尚讨回公道,于是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晋王的宗教信仰,亲近佛教,远离道教。
再后来,晋王被封为了太子,他也明白了想要推翻道教的地位就必须要让太子平安登基。
于是他暗中为太子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甚至暗中和西夏人联系,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赵楷得中状元之后不惜派人去毒杀。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干翻道教的优势地位。
只是若是赵桓知道他与西夏人暗中勾结,只怕魂都要被吓掉吧。
但自从他对赵楷下手之后,便没有了回头箭,要么将赵桓推上皇位,成为从龙之臣;要么就身败名裂,五马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