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眨眼间便至,赵楷的秦王府中热闹非凡。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原本就打算在长安过年,反正他二人的长辈俱已经辞世,家中除了他二人之外也颇为冷清,倒不如乘着这年节到外走走看看。
赵楷在长安城中的秦王府邸是原来本地一户姓朱的大户的宅院,在年初的清理行动中被抄家,赵楷便将其买下当做自己在这长安城中的落脚之地了。
毕竟这京兆府是西北六路最大的城池,也是经济政治中心,赵楷身为统领西北军政事务的秦王,理应坐镇此处,不能再长期留在凤翔。
宅子很大,府中加上下人一起才不到二十人,显得十分冷清。倒是这几日上门的人才多了起来。
赵明诚夫妇自是不用谈,被赵楷留在府中留宿。还有从凤翔赶来的凤翔知府李纲和半养老状态的刘法,以及熙河军——现在应该叫静塞军的折可存与姚平仲,还有刘锜的父亲刘仲武和其兄长刘锡,姚氏兄弟的父亲姚古,吴用的兄弟卢俊义。
几乎赵楷倚重的西北将领除了尚在江南平叛的神勇军诸将,全部齐聚一堂。
赵楷来者不拒,一股脑全部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宅子中住下。房间倒是够的,只是一下子来了如此多人,府中的下人倒是有些不够用了。
唐重看到赵楷府中的情形,立刻从自己府上派了十个侍女前来帮忙,再加上府上大都是些军头,平日里都是不羁的性子,也不需要人照顾,自己便能动手,一番分配下来人手倒也勉强够用。
为了感谢这么多人相聚一堂,赵楷将年夜饭布置地十分隆重,盛大。
按着古礼列席两侧,因为众人基本都有官阶在身,便按着官身大小依次而坐,大厅中央则是空着,两侧有舞女、乐者侯在一旁。
凡有盛宴,必有舞乐以助兴,这是从周朝时便流传下来的礼仪。赵楷本也不是个讲排场的人,平日里也不曾有这种铺张的举动。
但今日,赵楷破例一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今日?
赵楷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他。
“在座的诸位,论文,有学识广博的德甫兄,易安居士夫妇,有我们的两位西北重镇知府圣任(唐重的字)和伯纪(李纲的字)。论武,有两位刘帅和古帅,以及中生代、年轻一辈的将领,可谓是人才济济,能人辈出。看到在座的你们,我不禁心生豪迈之感!大宋正是因为有你们,才得以有今日之伟业。”
“回首往事,大宋自太祖建隆元年至今已有百六十年,文武之能人远超汉唐,文自不必论,欧公、王荆公、司马公、范公、三苏……随意便能说出二三十人。即便是今日,若以诗词论,小王以为李易安犹比东坡,当属当今第一!”
众人没想到赵楷对赵明诚的夫人评价如此之高,纷纷看向李清照,她连忙带着一丝歉意朝诸位频频点头致意,表示自己不敢当。
“大宋之所以能结束五代的动乱,重拾礼仪教化,新建人伦纲常,使得天下人心思定,天下太平。这第一杯酒,我当敬你们!”
唐重、李纲、赵明诚等人纷纷起身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饮罢,众人重新落座,赵楷仍旧自顾说着:“若以勇武论,我大宋将士之雄亦不下汉之卫青、唐之李靖。太祖太宗朝自不必说,真宗朝有曹武穆公(曹玮)为将四十年未尝失利,威震四海;仁宗朝有狄武襄公(狄青)起于微末之中而威震西夏,平定侬智高;神宗朝有王襄敏公(王韶)开边熙河,扩地两千里;哲宗朝有章庄敏公(章楶)于平夏城大破西夏,使其不敢向东而牧。而今日,其中在座皆是良将!此时此刻,江南的神勇军将士还在与贼寇厮杀。正是有了你们,我大宋这百余年来随战事不断,但依旧江山稳固,百姓安享太平。第二杯敬给你们!”
将领们同样起身与赵楷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