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李彦如此恭维,饶是王黼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问:“那什么……陛下有说点什么吗?”
“有!”李彦点头:“陛下说了‘放肆!’、‘真是岂有此理!’”
“就这些吗?”李邦彦问。
“陛下就说了这些,然后就命我去召相公们了。”李彦一拍脑门:“两位相公,容我先告辞,我还得去通知剩下的几位相公们呢!”
“好,你去吧!我们知道了。”王黼点头。
李邦彦看着李彦匆匆远去,对王黼道:“王相公,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王黼瞥了他一眼,心道这家伙也就是一个弄臣,只会以玩乐讨皇帝欢心,真要到了拿主意的时候,还不是只能听自己的话。
“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西夏惹恼了陛下,陛下召我等是准备商议一下该如何拿西夏人开刀。”
“啊?”李邦彦不明白。
“哎呀,你没听李公公说嘛,陛下说了‘放肆!’、‘真是岂有此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西夏人做了放肆的事情。”
“什么放肆的事情?”李邦彦还是不明白。
王黼内心嗤之以鼻:“还能有什么放肆的事情?除了西夏人又向我大宋开战之外,还有什么能让陛下发如此大火的?”
“啊?不会吧!”李邦彦楞道:“若是西夏人向我大宋开战,完全用不着向我大宋派出使者来送国书啊!”
“这就是陛下发这么大火的原因啊!”王黼指出:“若是寻常,他西夏战便战了,我大宋又不是不敢与之战。但如今朝廷大军正在北方与辽人交战,西夏人这是捏住了机会笃定陛下不敢轻易再与之开战,这才派使者前来。你道那是国书?我看那是战书!所以才让陛下怒不可遏。”
“王相公不愧为百官之首!仅凭陛下的只言片语便能分析出国家大事,在下佩服!”李邦彦终于了然,由衷地称赞,也不管王黼如今只是太宰,便称其为百官之首。
王黼自然是坦然受之,如今朝中平章事和枢密使空缺,他这个太宰成为百官之首,有什么问题吗?
“好了,陛下正在气头上,你我可要小心应对,不要说错了话!”王黼叮嘱了一声,迈开大步走向御书房。
“这是自然,在下全看王相公脸色行事!”李邦彦脸上挂着恭维的笑容,跟了上去。
“臣王黼(臣李邦彦)参见陛下!”
二人走进御书房,见赵佶正背负双手,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脸上透露着九分愤怒,一分不可思议,互视了一眼。
果然,陛下被西夏人的宣战所惊怒。
“二位卿家免礼!”
赵佶转过身说了一句:“你们两个来的正好,随朕一起去垂拱殿。”
说罢便不再理会他们二人,自顾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走出了御书房。
二人遵了旨,跟在赵佶后面大气不出一声。
李邦彦本想开口询问,但被王黼一把拉住。
他觉得李邦彦这家伙真是个猪队友,没看出来赵佶不想说话吗?
陛下的恼怒程度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大,此刻还是少说为妙,不然把陛下的怒气激起来那不是引火烧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