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什么意思?”
“臣认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听从秦王的命令。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秦王殿下命军队进驻潼关而关中连一丝声响也没有发出,这起码说明秦王至少已经控制了大部分人的想法,至少使大部分人都默许了他与西夏开战而不汇报朝廷的行为。”
“砰!”赵佶一拳砸在案桌上,“这么说来,赵楷还是已经掌控了西北的全局!”
“在臣看来,这些路帅、知府、知州们倒不一定是支持秦王与朝廷作对的,但至少对于秦王封锁西北六路,与西夏开战这件事是支持的。”
“陛下,试想一下,若朝廷发大兵讨伐西北,试问陛下让那些沉默的路帅们如何自处?他们先前的默不作声会不会被朝廷认为与秦王沆瀣一气有所勾结?朝廷会不会剥夺他们的官职,甚至是治他们的罪?如此一来他们便会铁心随秦王与朝廷对抗,届时大宋一分为二,天下会不会大乱重蹈唐末五代之局?这是其一。”
“其二,不管秦王是否真的有心想要自立,至少在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陛下,倘若秦王没有欺君自立之心,朝廷率大军前往讨伐,前方的将士们岂不是要被朝廷逼上绝境?他们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到头来还要面对朝廷与敌国的联合追剿。试问陛下,日后有谁再敢为国征战?西夏会不会乘机侵占我大宋疆土?届时不光西北不保,怕是北边的军心也会不稳。请陛下三思!”
宗泽的理由有理有据,有情有理,令赵佶内心又犹豫了起来。
他确实是想教训一下赵楷,但出兵如果代价是将大宋内部打个稀巴烂的话,这又并非他本意。
“宗大人!秦王若是没有自立之心,为何会派军队驻守潼关,还隔断朝廷往来?这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么?”
王黼感觉出不对味来了,我推荐你出来是为了让你领军出征的啊!可不是让你在这里列举一堆出兵的坏处,于是赶紧将话接过,死咬破绽。
“王大人,这个原因在下确实不知道,但这却并不能证明秦王殿下有谋逆之举。若朝廷因为秦王的这个举动就派兵讨伐岂不是要涂炭天下生灵?至少应当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查清楚吧?”
“荒谬!事情还不够清楚么?难道非要等到秦王率军东进,才能证明他有谋反之意?”王黼一拂袖,对赵佶道:“陛下,秦王不臣之举已经显露,若真等他谋逆,一切都已经晚了!请陛下三思!”
“王大人!你这是在事不分黑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弃江山社稷于不顾!”宗泽大声指责。
“宗泽!陛下问你能否出征,你为何说这么多为秦王辩解的话!难不成你有意支持秦王谋反?”王黼同样不顾形象指着宗泽狂喷。
“我宗泽一心为国,天地可鉴!倒是你王黼,身为宰相却不思其位,遇事不问缘由武断草率地决定政令,敢问王相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否?”宗泽怡然不惧,道德上的指责他是从来不怕的。
“你……本相对得起陛下!”王黼气的恨不得将手中的板笏给宗泽这个老头来两下。这是当着陛下的面说他这个宰相不称职啊!
“够了!”赵佶看着气的吹胡子瞪眼的两个人,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你们一个是太宰,堂堂的相公;一个是开封府权知,朝廷重臣。却像两个骂街的泼妇毫无形象威严的在朕的垂拱殿中对骂!你们不觉得羞愧吗?朕都为你们丢人!”
随后又盯着宗泽:“宗泽,朕问你,你既不愿替朕出征,可有为朕解忧之法?”
“陛下,老臣不才,愿为陛下走一遭京兆府,将事情原由,来龙去脉弄清楚,望陛下万勿轻易再言刀兵!”宗泽整了整衣冠,十分正式地对赵佶行礼请缨。
“既然如此,那你就为朕再走一遭关中,若你无功而返,那便莫要再阻止朕!”赵佶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