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命所归!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宋军士卒们看着山下的泽国,又唱出了流传前年的老秦之歌。
不管在任何时代,老秦人的精神永远不变,他们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用实际的行动证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任何时候都不缺热血赤忱的人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要朝廷需要,他们奋不顾身!
不同于宋军的轻松与彩烈,东面坡上的李察哥此时却是如同掉入了冰窟一般,全身冰冷僵硬。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为什么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候,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山洪。
要知道,此时正是寒冬,祁连山上白雪皑皑,冰雪未消。而这条昌马河(宋人称疏勒河)的水本身就源于高山的冰雪融化,此时正是枯水期,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大的洪水?
这是天意还是赵楷事先安排?
若是天意,既生瑜何生亮?
若是赵楷事先安排,那便果真如他所言,他将会成为自己毕生的梦魇。
至少现在他的内心已经没有了一丝斗志,战无不胜的泼喜军,在赵楷的面前出场还不到一刻钟,居然就被打残了建制,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重建的可能。
两万大军围攻他一个小小的山头,屡次受阻,现在竟被土消瓦解。赵楷此子已经让他生出了无力对抗之感。
哪怕是遇到宋朝名将刘法,也从来没有让他感觉到如此的无力——最起码出动泼喜军能够阻挡一二。
李阿里也沉默地注视着下方夏卒们在水中无力的挣扎。
东面山坡就这么大,能上来的早就已经上来了,上不来的也就只能在水中挣扎。此时山间气温早就过了结冰期,即便在水中的士卒能够有幸从洪水中活下命来,只怕也已经丢掉了战斗力。
此时他的身边便有一些士卒在打着哆嗦,嘴唇泛白,这些都是在河水中泡过,有幸渡上岸的士卒。
即便现在在人数上看起来西夏军队还有近万人,但若是此时对坡的宋军悍然向他们发动攻击,是万没有再靠人数优势获胜的可能。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经历了一两个时辰的厮杀,又刚从洪水之中逃出生天,此时的夏军士卒们大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脸上犹自惊魂未定,看着还在河水中起起伏伏的同袍,一股悲凉的情绪蔓延开来。
失去了斗志的西夏军队,就和一万只羊没什么区别。宋军即便只有两千士卒,但斗志昂扬的他们依旧能够轻松击败之。
“殿下,这昌马河算不得大河,此时虽然一时间河水大涨,但必不能持久……我军应该考虑一下后路了。”
李阿里算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之意。这场仗已经输了,是合该考虑考虑怎么脱身了,否则以宋军的凶悍,定然还要被他们剥下一层皮来。可不能让两万大军尽数葬身在这块盆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