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淡星稀。
胭脂山,夏军大营。
已入后半夜,营中灯昏火暗,一片安谧。
草原上不时地刮着寒冷的北风,吹动着营帐猎猎作响。
营中每隔一段时间,便走过一队巡逻的士卒,鞋子踏在草丛中发出沙沙的声音。
营中央最大的那顶大帐之中,身为这支军队的主将,方渠还未入眠。
他在白天接到了来自李察哥的亲笔信,命他无论如何要提高警惕,不得放任哪怕一名宋兵通过胭脂山。
胭脂山距离西凉府不过两百余里,李察哥的所有重兵都已经集中在了西面,东面所布置的兵力,除了这胭脂山的一万人之外,便只有凉州南面的梁海涛的三万人了。
可一旦让赵楷安然度过了胭脂山,便可以直接长驱奔到仁多泉城返回宋境。
梁海涛的士卒大都以步兵为主,只能拦截,但却无法追击,更遑论身在南面守着祁连山口,只能做看赵楷从东面逃脱。
而赵楷一旦安然回国,那李察哥出动十八万大军活捉赵楷的计划便失败无异。
方渠肩上的担子很重。
从看完信之后的那一刻起,他便下达了军令,加强了周边的警戒,绝不能放任一老鼠爬经此地。
所以即便是气温降到了零下的夜晚,巡逻的士卒们也打起精神,不敢丝毫松懈。
不过方渠倒是不担心赵楷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经过这里。
要知道,赵楷的三千士卒都是骑兵,想要瞒过他手底下的兵偷偷摸摸从此地溜走,一点动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对付赵楷的这三千骑兵。
李察哥来信之中已经将赵楷军中的秘密武器——火炮解释得一清二楚。
宋军阵中有一种黑色的铁筒子,威力十分巨大。若是朝宋军攻击,千万不能扎成一堆向宋军发起冲锋,而应当分散开来,这样才能降低伤亡。
若是百日里遇到宋军,该如何做呢?
方渠躺在椅子上,细细谋算着。
营门口的了望塔上,今日还多了两人,变成了四人值守。
这大冷天的,两个人分别守着一座眺望台,还不能相互交流,确实给人感受十分孤独寂寞冷。
但今日却不同了,左右两座了望塔都各自有两人,一起站着岗还好歹有个说话的人,让人觉得好多了。
下半夜士卒们入睡营中安静起来,四下里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了望塔上的四人便各自小声交谈起来,打发这无聊的黑夜,顺带也解解困意提提神。
他们的声音虽小,但小声依旧在这静谧的夜中随风飘向了远方。
此时,夏军营寨百丈之外,黑夜之中有五十名黑衣人随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悄悄靠近。
“随时注意脚下,不要发出明显的声响,五十仗之后该蹲走为匍匐。切记,一切以稳为主,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姚友仲低声对五十名亲卫道。
“将军,我等识得了!”众士卒低头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