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锜道:“我有办法打败夏军了!”
“什么办法?”
“步步为营!”
前营的动静没有瞒过赵楷等人,下午之时破虏军指挥使姚友仲便主动前来找赵楷谈话。
“殿下,您……看书呢?看的啥书啊?”
看着赵楷正手捧着一卷书坐在火堆旁品读,姚友仲找着话题打招呼。
赵楷抬眼打量了一番,伸手道:“看的白乐天,你想看?想看的话给你,我那还有一本刘梦得。”
姚友仲连忙摆手:“不不不,殿下您是读书人喜欢看这些文人墨客。咱是粗人,这眼里就只有怎么能打赢仗,要看书顶多也看的都是一些兵学典籍,至于这些文绉绉的文集,还是算了吧。”
赵楷嘴角弯了弯,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姿势仰躺在太师椅上,将书往怀中一搁。
“你到我这来,就是来要仗的吧!”
“哪里,哪里!”姚友仲吓了一跳,连忙矢口否认:“我就是闲的紧,过来看看殿下……哎呀!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天气还真是冷啊!”说着便挨着赵楷坐下,做烤火状。
“原来是这样……那行吧,你就在此烤火取取暖吧!”赵楷又拿起书本细细地看了起来。
姚友仲尴尬地点头:“呃……诶!”
似是觉着无聊,见赵楷看的孜孜不倦,于是也忍不住靠了过去,跟着书本上的内容念了起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郡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赵楷再次将书搁置,看向姚友仲。
“那个……殿下,白乐天这诗写的好!”姚友仲自知打扰到了赵楷的阅读,试图化解尴尬。
“好在哪里?”
“呃……咳咳。”姚友仲绞尽脑汁试图从榆木脑袋中挖出一丝文雅:“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白乐天就是在以史为诗警示后人,自然是极好的。”
“哦。”赵楷又问:“那你可知这写的是哪段史吗?”
“这一看就是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仓惶出逃行至马嵬坡处死杨贵妃的事。虽然咱是武夫,可对这安史之乱可是熟悉的!这唐明皇宠幸女人,呃……芙蓉帐暖……什么来着,从此君王不早朝。活该落得如此下场!”
“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也是这首诗中的句子。”赵楷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家伙平日里果真不怎么看诗书。
不过即便如此,连他也知道白乐天这是在警示后人,对唐明皇十分的瞧不上。
熟不知数年之后,宋朝自家的皇上将要遭受一个比唐明皇更加不如的惩罚,由此可见以史为鉴可未必就能让人清醒。
姚友仲憨憨一笑:“看来白乐天的诗果真出名!连我这等匹夫都能哼上一句。”
见赵楷心情不错,又试探性地问道:“殿下,这都数日了,刘信叔都还未曾有破敌之法,我听说……今日他又反被西夏人袭扰了一番?”
赵楷眼带笑意,从这家伙走进帐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他想放什么屁。
似笑非笑道:“你是不是想和我说,把刘锜换下来,让你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