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鲜血淋漓的塞外战事,靠的就是一个个老卒不顾性命的冲锋,冲锋,再冲锋……
再转述完宋大壮说过的话之后,齐抗便有些走神。好在宋勉接下来说的一句话,让他重新回过神来。
“我现在查到的事情,只能确定那天那个名为刘举的汉子在回到家里之后,只有上党曹县丞一人去过他们家,除他之外,并不他人。”
这一番话,宋勉在之前已经和武元庆说过,当时武元庆并没有表示什么。而齐抗虽然是头一回听说,可他也从宋勉说的别的事情想到了这个答案。
反正宋勉已经盯上了这个曹县丞,他自然也不回去质疑宋勉为什么要做这么。
既然都上了船,再去考虑是不是上错了船,那和吃了吐有什么区别。
只是略一迟疑,齐抗便抢在武元庆的前面说道:“正所谓兵不厌诈,之前在战场上,多有使用诱饵诱敌深入的情况。我想,要想知道是不是和曹威有关,只要诈一诈,诱一诱,就知道了。”
道理,谁都可能会说出来。可是要说如何诱敌,这就是一个难题了。
凭他齐抗的本事,要说在边疆洒出几十号步卒当做诱饵,他知道怎么做,可是要如何引诱一个沉寂了许久的县丞,那就有些超出他的能力了。
可是他没想法到,这件事情竟然在转了一圈之后,又落在了他的头上。
说起来,武元庆并非官场的雏儿。不仅不是雏儿,在长安城浸淫了那么长的时间,武元庆对于庙堂之中推拿的本事,要远比州县的小官强的多。
可是这一次在遇到宋勉之后,他竟然在没有充足的证据下,便相信了宋勉的说辞。不得不说,眼缘这两个字,实在是有些奇妙。
至于为什么会相信,在回到长安城之后,武元庆曾经想过很多次。后来还是他的孩子给了他灵感,原来就是因为宋勉在并州城的时候对年幼的武三思说了几句好话。在后来上党重逢的时候,又是主动问起了武三思。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候可不就是这么简单。投桃报李,互相信任……
按照武元庆的说法,县丞虽然只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可是小官毕竟是官非吏,只要是对付官员,就能用对付小吏的那种做法来。哪怕这个官员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九品小官。
宋勉就像一个官场的门外汉一般,在武元庆说话的时候并不怎么插嘴。只是当武元庆觉得自己的计划有些不妥的时候,宋勉才像说玩笑话一般的谨慎的提出一点点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者说是自己在某个茶馆听说过的手段。
正是有着宋勉的补充,这才让武元庆在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便定下来了如何去诈曹威,又如何去诱曹威……
“官员也好,吏员也罢。只要是个人,大多都知道知恩图报。尤其是在官场之中,每一个官员,对于自己官场的领路人都很敬重,所以这才有了门生的说法。
一来是因为这位官员是他的引路人,让他陌生的官场中站稳的脚跟。二来,也是为了在站稳脚跟之后能够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