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就是喝喝茶,听听琴的,还有就是处理一下递上来的事务,基本都是待在府邸之中。
如同一个闲人一般。
但。
秦隐没有着动作。
可,董卓和王允,却有着诸多的动静。
如董卓,在洛阳城中,越加猖狂的,目中无人,之前还会有所收敛,到后面,就连上朝都带剑上朝,不行君臣之礼,还用着少帝年幼的理由,威迫着少帝加封他为太师、相国。
董卓的势力,也是越加强大,锋芒尽露的。
有着数名官员出来劝阻,都被董卓当场斩杀,血溅大殿,便再无人出来劝阻。
而王允也是三头两天的便聚集着一众人商议着事情。
如今的董卓威势越来越大,他不可能看着董卓如此下去,不然,整个朝廷都会落在董卓的手中,再也没有他们说话的地方。
为了自身的利益。
他们都无法看着董卓如此下去。
但他们都十分的清楚,不能够贸然行动,只能等待着时机,或者是谋划着机会,有着足够的把握才动手。
不然。
不能一举除去着董卓,那么死的就会是他们。
而且,王允也是时常与离开洛阳已久的袁绍通信,谋划着事情。
如今的洛阳之地,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可暗里却是暗潮涌动,隐藏着各种的杀机,只差一个导火线而已。
一旦爆发,便会瞬间席卷着各处。
不说洛阳之地,就连中原各处,都有着一些人在谋划着,密切的关注着洛阳之地的事情。
如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
原本董卓便是他邀请进京的,是一个谋划,可没有想到最后会出现着变故。
而且就连他自己都被迫离开了洛阳城,来到了冀州发展。
有着四世三公之后的身份,在冀州之中,也是混的非常的好,还有着朝廷封赏的渤海太守一职。
也是暗中的积聚着势力。
他可不甘心就这么的离开着洛阳,但那时的董卓已经成势,不是他所能够阻挡的,只能避开锋芒,远离着洛阳,等待着机会。
虽然离开,但还是与王允有着联合。
他在外积聚着势力,招揽着能人异士,等时机一到,便与王允里应外合,除去着董卓。
可并非单单只是袁绍有所安排的。
其余州郡的一些主事人,心中同样怀着一些心思。
毕竟如今的局势,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朝廷的威严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朝廷颁布下来的旨意,除了对他们有益的,便会接受,无益的,都阳奉阴违的,不当做一回事,。
可以说。
如今由董卓掌控的朝廷,无法指挥着他们这些人。
同样的。
秦隐虽然没有着任何的动作,但还是密切的关注着事情的发展,他同样在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