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晚上,皇帝和萧相国家的儿子坐一块儿喝酒。结果,就有那么一个穿着宦官衣裳的人,借着上菜的机会,直接从盘子底下拿出一把杀猪用的刀子来,眼看就要给皇帝来了这么一下子。皇帝陛下数日以来,为了国事操劳,殚精竭虑,那日难得高兴,都喝的烂醉如泥了,要不是萧公子出手及时阻拦,恐怕这陛下,也就要一命呜呼了。
这一刀虽然没要了陛下的命,却把萧公子捅成了重伤。侍卫愚钝,竟然迟迟的才上高台来救援,还让那行刺的贼人跑了。
陛下顿时发了雷霆之怒,让人把太子就地监禁起来。那时,结着月光,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行刺他的小贼,就是太子本人!
皇后吕雉脱去华服,去掉发簪,长跪于殿前,以命做保,说太子一向仁孝,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可是皇帝又说,自己看的非常清楚,行刺之人,就是太子无疑。
朝中大臣,没有一个肯吭声的。因为此时开口,就立马成了*羽,丢了官都是轻的,一个弄不好,满门抄斩,也是有的。
太子直言自己无过,并未曾行刺谋逆之事。别说未曾做过,这种念头,连想都不敢想。
倒是那还躺在病床上的萧大公子冷笑几声,道:“那日我与陛下一同喝酒,看的可仔细,就是太子无疑了。太子若当真没做过,便说说当晚在做什么好了。”。
皇帝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便问太子。太子却又咬紧牙关,不肯说。当时皇帝气得把茶杯都砸了,那茶杯的碎片把太子的手都割破了好几处。太子却仍然一言不发。皇帝的宠妃戚夫人在旁边倒是劝着,这不过这劝,还不如不劝的好,眼看着太子就要当场毙命。
谁知,在这关节眼上,刘老太公却拄着龙头拐杖,上殿来了。
刘老太公,好吧,又尊称为“太上皇”,就是当今皇帝刘邦的亲爹。年逾八十,身强体健,简直就是当朝寿星中的代表人物。
所以,刘邦他们老家的人都说,刘邦其实就是家里风水好,当爹的是老人星,长寿,当儿子的是紫微星,天生当帝王的命。
刘老太公一棍子下去,差点没把刘邦给打吐血了,道:“你可知道,那天晚上,是什么日子?小老儿我告诉你,那是你弟弟的忌日!你个没良心的东西,哪里还记得这些!都是盈哥儿陪着我去上的坟。”。
已然是皇帝的刘邦突然就挨了这下子,也是蒙了好一阵,实在想不起有自己有哪个弟兄不幸的先走一步了。经过身边的宦官提醒,才想起自家亲爹口中那个“弟弟”是谁。
话说,刘老太公有一妻一妾。当朝的皇帝刘邦和其他几个兄弟为其正妻温氏所生,而其妾李氏也有一子,但是很小的时候便夭亡了。温氏走的早,李氏夫人虽是庶妻,却对刘老太公很是尽心。因此,刘老太公也就时常想着那未足三岁就夭折的庶子。这事儿呢,刘邦自然是记不得的。这个庶出的弟弟他是连面都没见过,就别提忌日什么有的没的。
等刘邦当了皇帝,对自己的亲兄弟自然是提携的很,封王的封王,赐爵的赐爵。但是,对于这个庶母所生的弟弟,却是连提都没提过。刘老太公其实心里对此事不满已久,但是太子刘盈却一直很是细致,逢年过节,都会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叔叔烧纸钱、磕头上香,进足了晚辈的礼数。所以,刘老太爷才一直把这口气藏在嗓子眼儿里,并没有喷出来。
情势突然逆转,大臣们也是机警的很,赶紧站出来几个,做那慷慨激昂状,同皇帝讲,这人有相似,也不足奇。何况,江湖上很多卖艺的人都擅长于易容之术,做一张人皮面具,冒充旁人,也并非难事。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太子有异心了,为何非要自己动手?或买凶杀人,或弄个侍卫,或做些小巧,在饭菜酒食里下毒,最是适宜不过。就算是运气不好,失败了,也有的可推脱。
于是,皇帝就下令,先把太子刘盈暂时关在他日常起居的石梁渠,等回头查清楚之后再说。
话说,皇帝下这命令的时候,还是昨儿的早上。可巧了,才刚晌午时分,那戚夫人就闹出了个段子。估计是太过的得意的缘故,这位美人竟然只听了故事的前半段,根本没听见那更加精彩绝伦的后半段,对刘老太公大闹金殿的事儿,一点都不知晓。人一高兴啊,自然就要载歌载舞的庆祝一番,据说当时拉来了宫里一百多号的人,在台子上齐声高歌,还特地把那《鸿鹄歌》改了一下,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