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宴只通过一个消息就猜到了二皇子与鞑靼勾结的事,久经官场的几个内阁大臣就更不用说了。
内阁大臣知道了,新帝也就知道了。
新帝的年号在前几天已经定了下来,隆安,取其兴隆昌盛,国泰民安之意。
隆安帝听了几个内阁大臣的分析,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么说,厉王当真与鞑靼勾结在了一起。”
厉王正是赐给二皇子的封号。
严首辅本来觉得隆安帝这么做有些欠妥当,要不是这个封号刺激了二皇子,他也不会造反。
不过现在看来,二皇子只怕早就与鞑靼勾结在了一起,即便隆安帝没有赐这个封号,二皇子迟早也会造反。
面对隆安帝看过来的目光,严首辅就有些惭愧之意,低着头道:“微臣已经派人前去打探,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知道二皇子是何时与鞑靼勾结在一起的。”
隆安帝皱眉道:“若是他们早就勾结在了一起,边关那边就要腹背受敌了。”
一想到边关有可能会被鞑靼偷袭,隆安帝就不由得在心里抱怨了一下先帝。
要不是先帝偏袒二皇子母子,边关也不会陷入这样危险的境地。
抱怨归抱怨,事情还是要解决的。
隆安帝看向几个内阁大臣,“京城附近的兵力还有多少,趁着鞑靼还未出兵,先派遣一部分兵力支援一下边关。”
有个内阁大臣道:“鞑靼这几年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动作,臣以为此事应该再等等。”
严首辅道:“去年鞑靼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雪。如今正是春黄不接的时候,鞑靼很有可能侵扰边关,臣以为这事不得不防。”
隆安帝也觉得边关那边需要防范,尽管有内阁大臣反对,他还是下令调兵增援边关。
只是京城的安全也需要保障。
隆安帝一边向边关增援兵力,一边让地方抽调一部分兵力进京。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京城的兵力要支援边关,自然也要准备一部分粮草。
京城的粮食本来就因为二皇子造反涨了不少,如今这一调兵,京城的粮食直接涨到了之前的两倍。
这时候曲桓才觉出沈秀的深意。
“幸好嫂子你让我买了不少粮食,不然粮食这么涨下去,那些米铺和粮铺迟早要关门的。”
这时候时局不稳,那些商人为了逐利,肯定会把粮食存起来,以牟取暴利。
沈秀道:“我当初买那么多粮食,也是想着时局不稳,粮食不会在一两年内降下来。”
北方开战,南方春旱,今年的粮食收成好不到哪去。
幸好她前段时间买了不少良田,那些良田都在城郊,这里是天子脚下,战火暂时还波及不到这里,今年秋天,怎么也能收上来一批粮食。
就算明年粮价还降不下来,沈秀也不用担心了。
她现在担心的是,时局不稳,霓裳绣坊那边可能会受影响。
曲桓道:“你若是不放心,我隔几天便去绣坊看一看。”
沈秀道:“那倒不用,那里有荣掌柜,若是有什么事,他肯定会禀告给我。我担心的是,粮价太高,有些人家没米下锅,可能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