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城的攻防大战无比激烈,而在另一个地方,也有一场城池的攻防战在进行,程度比起保宁城有胜之而无不及,已无法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日升日落时,昆明城前的尸体已堆积若山。
吴三桂在磨盘山之战后,不仅损兵折将,更重要的是军中士气全无,空有十余万大军掌握在手中,却被处于兵力劣势的李定国追着打,直到退守昆明,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可短短数日之后,李定国竟然率军兵临城下,不计代价的猛烈攻击。
攻城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李定国攻城的兵马实际上还没有吴三桂守城的多,他敢于攻城的做法简直就不可思议,可当战斗打响时,很多人才明白李定国何来的胆量和决心。
大西军在昆明经营多年,李定国又是出了名的爱戴百姓,因此他离开昆明后,城中百姓无不深感思念,如今得知李定国率军返回,百姓们怎能不拥护?
于是,百姓们对城中的清军上演了全民大破坏,三天两头有巡夜的清兵死在街头,取水的水井里被投掷毒药,各种能削弱清军的做法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百姓们的各种破坏,李定国留在城中的暗探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放火袭扰,收买蛊惑,散播谣言等手段不断使出,弄得清军人心惶惶,夜不能寐。
吴三桂想过要肃清内部,可昆明城中人员复杂,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各地土司的亲眷好友,万一处置不当,说不定会引起整个云南地方强权势力的敌视,到时候吴三桂面对的就不是李定国一军的攻打了。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昆明城中的清军已有避战甚至怯战的情绪,吴三桂虽然看上去还稳如泰山,但是内心已渐渐有了分焦急之意。
两军对战往往就是如此,总会有一方先会卸掉那口气。吴三桂一直以为泄气的会是李定国,毕竟李定国的本钱没他雄厚,很难承受持续的消耗,可李定国的承受力却超过了吴三桂的想象,让他忍不住怀疑对方宁愿拼光全军,也要攻下昆明城。
日落黄昏之际,吴三桂和洪承畴并肩立在昆明城楼上,远望残阳如血,照在城下敌军连绵不断的军营中,给那些闪亮的兵甲蒙上了层淡淡的光芒。
征战方休,阳光是暖的,血是冷的,军营中的火把随风而动,时刻会化作滔天烈焰,燃烧整个昆明城,也好似一把把火焰利剑般,悬在昆明城的上空。
这个季节,山花似锦,草青风暖,吴三桂的脸色,却如凝冰一样。
望着眼前的尸骨堆积,这些人的身体里流淌着和他相同民族的血脉,吴三桂就忍不住会去想:“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自己所愿?或者是……只是一个意气行事?”
天空有鸟鸣传来,打断了吴三桂的思绪。他摇摇头,强迫自己不再多想,斜睨了身边的洪承畴一眼,说道:“经略大人,你说李定国什么时候会退兵?”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很有问题。李定国在昆明城下不断损耗兵马,对于清廷而言未必是件坏事,吴三桂想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希望敌人退走,明显有保存实力之嫌,若非身边站的是洪承畴,二人在某些方面有相同的心思,换作其他的满清官员,少不得密奏他居心叵测。
吴三桂突然有了分悲哀,他现在瞻前顾后,忌讳太多,再没有当年的肆意妄为,意气风发。难道说他已经做了汉奸,脸面都丢了一干二净,困扰反倒更加多了?
若现在有一人到了他的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喝骂:“汉奸的滋味,可是好受?”他该如何面对,付之一笑,还是勃然色变,将那人斩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