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民风开放,没有守望门寡这种说法,二嫁三嫁十分普遍。姜国王女明明百般看不上三皇子还愿意为他守身,这孩子真好。
宋王一感动,直接封了苏瑾歌王妃的身份和封地。
三皇子停灵的时候苏瑾歌一天不落的守了七天,宋国国君想着自己中年丧子,又想着苏瑾歌青年丧夫,一样的可怜,又看苏瑾歌哭的那样惨。想到儿子生前说姜国王女态度已经松动了,姜国王女对儿子也是有情的,顿时觉得两人同病相怜。
一个中年丧子,一个少年丧夫。
既然姜国王女说要替儿子守着,那就是宋国人了。
苏瑾歌觉得三皇子还是死了好,皇子遗孀和别国王女谁更得宋王信任,这显而易见。
正好军队也训练一年了,走队列初见成效。宋王要求用军礼给三皇子下葬。
百人抬棺的场面真的很震撼,苏瑾歌跟在宋王身后掉眼泪,把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的哀痛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因为年纪小有些滑稽。
因为是三皇子下葬的日子,宋王看大皇子极其不顺眼,当众呵斥,还让他跪着给三皇子上香。大皇子气的青筋暴起,可是形势不如人,还是跪了。
三皇子下葬之后,宋王一想起三皇子想的都是他的好,想着他孝顺善良,怜贫惜弱等等,看大皇子就更不顺眼了。
苏瑾歌沾光成为和宋王共同回忆三皇子的人,成了众臣眼中第一红人。
源源不断的财宝送到新建的三皇子府库,苏瑾歌上交的时候宋王不收了,说老三生前最放不下你,该给你点银钱傍身。以后收的礼你自己拿着吧。
想到三皇子又觉得悲哀,赏赐苏瑾歌一大堆财产。
苏瑾歌忙于军队事物,现在的科技水平极其落后,她只是提了一嘴煮纱布,伤口消毒,把受伤的士兵放在干净的环境中,军队的死亡率就大幅度下降。
宋国在北疆一直有小规模的边境战争,送回来的伤员经过精心护理,大部分都好了。
她在军队的威望又上一层楼,将军把伤兵情况汇报给宋王的时候,宋王叫来苏瑾歌准备嘉奖她。
苏瑾歌说不必,说她能想到这些都是拖三皇子的福。三皇子以前是个多么风雅的人,沾过泥土的衣服不穿,不是规定形状的肉不吃。她只是想到三皇子喜欢干净才留下这些建议,效果会这么好都是军医的功劳。
宋王觉得她重情义,给她若干赏赐。
又五年,苏瑾歌十三岁。
宋王极其信任她,让她掌管军队大权。大皇子因为没了三皇子这个竞争对手,平时十分安分。知道苏瑾歌是宋王身边的红人,平时也不敢得罪她。
苏瑾歌借着宋王五十大寿的时机献上一个瓷瓶。
瓷瓶花纹绚丽,庄重大气,但也是个简单的瓷瓶,没有镶金带玉,也没有画上寿桃,只在瓶身绘制一个寿字。
众大臣赞美一番,心里却在疑惑,三皇子妃这是想干什么?
宋王也疑惑,请苏瑾歌上前回话。
苏瑾歌行个礼说:“启禀大王,这尊青瓷瓶瓶身所绘字符,乃是三皇子墨宝,臣女找到三皇子十岁所书贺寿词拓印在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