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多是翰林出身。“乡试”通过者称“举人”。考中了“举人”,可以进京参加全国性的考试。在全国性的考试中即使不能考中进士,也具备入仕的条件了。
第三步为“会试”,是全国性的中央级考试,于“乡试”后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在京城举行,所以又称“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从翰林和教官中任命主考二人,同考八人。录取名领由皇帝临时决定。“会试”录取的称“贡士”。
如果“会试”未被录取,可入国子监做“监生”,以后有条件时可授予京郊小官或州、县的官职。“会试”有副榜,上副榜的“举人”,不算正式录取,但可授学校教官。
第四步为“殿试”,也称“廷试”,一般在“会试”之后的农历四月举行,皇帝亲自主持,由大学士(文臣之首)、尚书(各部大臣)、都御史(最高行政监察官)、大理寺卿(最高司法长官)等担任读卷官,由御史(负责监察的官吏)监试。
殿试”只考策问一场,要求考生当场交卷,封卷后送读卷官审阅。凡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获得“进士”资格。“殿试”考中称“甲榜”或“甲科”。
出榜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考试中选)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为“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二、三甲“进士”可以参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考取后称“庶吉士”,“庶吉士”是“进士”中文学和书法优良者,学习三年后,补授翰林院编修等重要官职。
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啰嗦一大堆,其实就是想说,丁尔康,杜衡他们从八岁开始将要踏上的路,是一条多么漫长,多么望不到头的路,而这条路却是他们想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