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的却没有丁尔康那么的乐观,他只是很冷静地说了句:“老百姓说归说,还是明天看报名情况才能知道结果。不过,咱们先回去吧,看明天报名情况再决定。”
第二天,丁尔康一大早就来到了大门口,他想亲自看一下挤挤挨挨争着报名的盛况。谁知左等没有人来,右等没有人来,快到中午的时候来了一户人家,一看来人的驾式就知道非富即贵,丁尔康快问门房是否认识,门房悄悄地告诉丁尔康说这户人家是山阳县最有钱的人家,经营布匹和钱庄的商人。
继续等下去,直到暮色低沉,“竹林书院”第一天报名的人数为五人,全部是山阳县非富即贵人家的孩子。
丁尔康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天贴榜围观时的盛况让丁尔康相信今天一定会人头攒动、挤挤挨挨才对,甚至丁尔康都想好了如果十个名额不够自己再加上一半个名额的情况。
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
丁尔康此时才回想起来管事的话“还是看明天招生情况再定”,丁尔康赶忙找来了管事的商量。
管事的这时才缓缓地说道:“其实这个结果我已经预料到了,以前阮哲当院长时我们也这样做过,结果和今天一样。不过当时我们没有贫困学生优惠的这两条,所以我想着也许结果会不一样,没想到仍然是一样的情况。”
丁尔康听后觉得不可思议,他问道:“为什么,让贫困的人们也可以读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管事的说法:“其实这件事情也很好解释,有钱人家的孩子不屑于和穷人一块上学,穷人家的孩子也不敢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起上学。这样下来,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来了,没钱人家的孩子不敢来。所以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若院长想打破这种局面只能有所取舍,要么只招收能读得起书的孩子,要么就是纯粹义学。可是从书院当眼下的情况来看咱们还办不起义学,请院长三思啊!”
丁尔康听完管事的分析后陷入了沉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书是他的愿望,但书院终究不是义学馆,他还不能随心所欲。
丁尔康摆了摆手让管事的出去,他需要安静地思考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手托着脑袋,昨天厨师们的私语、今日招生的惨淡境况、阮哲的托付一幕幕从眼前飘过,他到底该怎么办?
丁尔康现在完全可以拍屁股走人,回到他的南马村,守着菊园再教上几个学生过一种安静的生活。
不去为“竹林书院”明天是否能生存下去而担心。
可是丁尔康不能这么做,既然答应了阮哲,那么前方即使是万丈深渊,丁尔康也得义无反顾地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