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画了图纸盖房子,给木工房的人到来做准备,按照计划她打算把各个环节的人分开操作,不让他们彼此串联,避免消息外泄。
然后要盖个大点的院子,可以组装拆卸。
她将图纸全都画好,还要在附近种上点植被和树木做遮挡装饰之用,周围也要规划一下树木和果树之类的,不能影响骑兵训练。
这个庄子以后就作为骑兵训练,和李家儿郎们骑射习武的场地,要好好规划。
还有一些必备的工具需要提前画图做出来,后续要忙的事情还挺多。
李家顾家还有很多事没弄好,建设也需要慢慢来,不是盖了大宅子就算安居乐业了,没这好事。
一个宗族的人光李家就五百多口人,现在好多人还闲着呢,大部分都种地去了,不能习武的也要干活养家糊口。
顾家也有四百多口人呢,这么多张嘴要吃饭,那失去儿子孙子的要养老养小,撑起门户的爷们死了,族里要包圆养孤儿寡母,学堂要支出,自家族人不收钱让免费读书的,笔墨纸砚也会定期供应一些,这些都是钱。
哪样少了银子都不行。
李玉自己有产业,这来了以后就收回来不少钱,她就留了点零花钱,其余的全部交给爹娘去照应家里和族里的事去了,买产业需要钱,学堂需要钱,买药材供应骑兵,族里的儿郎也要用钱。
前些日子去赈灾,救济难民,粮食也用了不少,现在还在做,只是规模小了些,每个月都做,不能不做,要的是李家名声。
李老大的威名不能损伤,李家想要爬起来,方方面面都要谨慎,别家都做善事紧跟夜王脚步,就你家特殊不做?
李玉自己的产业翻过年又收了些钱大概有七八万两,有些是船运的钱,都送回家给爹娘了,这其中就有祖母的产业营收,还有二叔二婶的产业,还有母亲陪嫁产业,都在一起了。
旭哥那份也是李老爷子拿着,先以旭哥的名义供应族里老弱孤苦了,为旭哥以后在族里扎根留人脉和情分。
王氏要管族务,为了历练女儿,就把陪嫁产业暂时给了李玉去打点,她专心家里的事和族里族务,她是宗妇忙得厉害。
以前有二婶帮她,现在也没人了,就剩她自己忙乎,产业一多就忙不过来。
李玉就必须替母亲承担一些,李睿还要跑外面,跟着老爹一起忙别的事去,顾不上家里,要在夜王跟前好好做事,替族人多争取好前程。
大家各有各的任务,都忙的脚打后脑勺,恨不能一个人拆成八个人使。
家里连身体好些的老人妇女都忙的一道劲,能用的都用上了。
顾家情况比他们还差些,损失大,当初比较保守,族里来这边买的产业不算多,反而嫡出一脉买的最多,几乎八成产业都挪过来了。
顾林氏就是丈夫做主给她产业全部挪了过来,顾大朗眼光敏锐,加上信任李家父子的能耐,拽着弟弟一起,把绝大部分产业都挪了过来。
可惜顾三郎自己的产业全挪过来了,为了留一条后路,把媳妇的产业留了一多半在京城,想着这样哪边都能沾上点边,总不至于坏到根上。
没想到这次损失最大的是三房,三婶陪嫁大半陷落在京城了。
哪怕还有地契房契,他们是逃出来的,产业肯定全部收归国库了,啥也没了。
顾三婶娘家人到现在还生死未卜,不知道有没有活下来的,顾家派了人去打听,但兵荒马乱的还没消息。
顾磊现在是满头包,咋地也要拽着辛哥一起才行,这回弄了船运和酒楼,他第一时间拽上弟弟。
他二叔一点损失没有,他有个好处听话,三兄弟关系一直不错,唯老大马首是瞻。
老大说去山东买产业留后路,他就跟着学,打前哨去置办,就把自己产业和媳妇陪嫁一股脑全弄了,纯粹就是信任大哥听大哥的话,走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