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佑提出的后勤,除了军队本身,还包括地方州县以及日常战备维护。
问题就在于,这年头的军队,最依赖的其实是粮和饷。只要狠下心来,筹措粮饷并不困难,这正是叛乱无法杜绝的原因之一。
于是陈佑的任务就是研究怎么通过推广这个“后勤”的概念,让军队对中枢的依赖性增加,从而无法轻易造反。如果科技发展到热武器的话,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就要简单不少。
马军步军水军,当代的三军,不求精通,至少得让那些学员了解。
最后的经典,其实就是文化课,这个课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宣扬忠君思想——这才是成立讲武堂最主要的目的。
对此,陈佑并没有特别的感触。军队总要有一个效忠的对象,与其让军队忠于金钱利益以致于独走,还不如让其忠于某个能代表国家的实体,比如“皇帝”,或者其它什么事物。
他自己的话,大概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抬起头来,他朝苏凤羽露出笑容:“辛苦了,就按照这个来吧,叫人誊抄一份奏章,然后拿给我。”
“好!”苏凤羽点点头,“若是没什么事情,我就先下去了。”
“嗯。”
将苏凤羽打发走,陈佑重又拿起另外一份文书翻开。
周山书院,汪弘洋也在翻看两份名单。
明年春天可能会开科举。这是山长陈佑得到的消息,消息来源是某位天子近臣,具体内容是官家今日突然谈到去年考中的那些人表现尚可,还感慨今年因为迁都和战事而没能举行科举考试。
现在已经入秋了,如果明年要开科取士的话,近期就该下诏各州县开始发解试。
发解试需要在原籍参加,而周山书院很多学生都是蜀地的,于是书院准备在诏书颁布之前帮助不想回乡的学生落籍在河南府内。最不济也能在周边,总不需要远行千里回到家乡。
汪弘洋眼前的两份名单,一份是需要落籍的学生,另一份是想要回家的学生,还有不少人不在这两份名单上,因为他们并不想参与科举。
反正有山长在,只要努力学习能力足够,被陈佑征辟或者举荐也是一条为官正途。
陈佑,现在也是某些人的背景了。
回乡的那份名单暂且放在一边,汪弘洋拿起要落籍的那份名单。
落籍河南府,不难,但过程比较繁琐,想要抓紧时间迅速完成,还需要借助陈佑的身份。
好在连年战乱,户籍制度的执行不算严格,否则的话,陈佑也没办法一次性帮助这么多人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