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许,得胜归来的禁军自定鼎门入城。
首先是一队身披锃亮铠甲手持露布的骑兵,这些铠甲是军器监特别制作的,主要是好看,防御力不高,重量较轻。
骑兵之后就是天子仪仗,周帝赵元昌身着衮冕端坐革辂之上,目不斜视一路向前。
仪仗中间夹杂着诸相公以及洛阳的守土官——府尹陈佑和两县县令,其余官员只能自旁处入城,今天这场入城仪式同他们没有关系。
天子仪仗之后就是本次北伐立功较多的几部兵马。那些功劳较少的部队则是从其它几座城门入城,虽也有人夹道相迎,但声势以及一干人等的重视比不上定鼎门这边。
最后是本次北伐带回来的俘虏。
大部分俘虏都留在边州做苦力或者其它事情,不远千里带回来的都有其特别之处。或者是部落、氏族首领,或者是本身武力、智力出众,再或者是身体健康经得起缺衣少食的长途跋涉。
总而言之,这一千多身份各异却同样狼狈的俘虏让洛阳百姓欢呼声浪直冲云霄。
当天子站在端门城阙上一一封赏立功将领,又轮到一众武夫激动起来。身处这样的环境下,下到大头兵、上至上将军,几乎所有军汉都恨不得立刻在天子的带领下再次讨伐夷狄。
随着天子回京,死伤将士的抚恤工作正式展开。
因为赵元昌的私心,周军损失很大,如果不是守住了战争一开始夺下的几处边州,这次北伐就可以说是彻底失败。
还有一点是周国君臣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这次突然的进攻压下了辽国南边部族预谋月余的叛乱,同时也削弱了南边部族的实力,客观上有利于辽帝收拢权力。
至于被周国夺下的州县,辽帝是这么说的:本是汉土,为汉人所得无甚可惜之处。
这场战争对双方皇帝来说都不亏,也是难得。
且不提辽国如何,单说周国,凭着战胜而还的威望,赵元昌还没抵达京城,洛阳城中涌动了几个月的暗流就渐渐趋缓。
等到赵元昌进了洛阳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等着他对留守官员动手。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动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在北伐过程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枢密副使李明卿。
敕以长安为西京,李明卿罢枢密副使,改任西京留守,判京兆府。
陈佑在正式诏命下达之前就从岳丈处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李明卿就跟他说要争一争这个空出来的枢密副使的位置。
按照李明卿的想法,光看他在北伐中的表现,即便不封赏,也可以待在原位。这突然被毫无理由地外放出京,怎么看都像是在给女婿陈佑腾位子。
陈佑虽然也心动,可他忍住了。
能就枢密副使人选说得上话的也就那几个,但也仅仅是能说得上话罢了,真正要选谁,还是看赵元昌的心思。
这几个月舒侯一直在示好拉拢群臣,不少心中没有定计的官员来回拜访商议,希望找出一个最佳选择。
陈佑觉得这么敏感的时候,最好还是少去跑关系比较好,尤其是谈的还是当朝宰辅的位子,更是忌讳。
建隆元年的最后一个月就在这种沉闷的氛围中结束。
建隆二年元日,帝不受贺。
正月初七,开府仪同三司、柳州刺史、潥阳县开国侯朱庆尧卒。